第133章 武媚增兵与徐敬业兵败(1 / 2)

医途大唐 稻谷香 1126 字 8小时前

武媚听闻林羽成功运用离间计,使徐敬业集团分裂为北上派和割据派,心中暗自欣喜,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彻底平定叛乱的绝佳时机。她深知,兵贵神速,且需恩威并施。于是,在紧急抽调兵力派往前线的同时,武媚还颁布了一道重要旨意。

她召集朝中擅长文墨的官员,口述赦令内容:“朕念及此次叛乱,多有被徐敬业等逆贼蒙蔽、裹挟之百姓与士卒。即日起,凡主动脱离叛军,向朝廷投诚者,一概赦免其罪,既往不咎。愿归家者,朝廷发放盘缠,助其返乡;愿从军者,编入朝廷军队,日后论功行赏。” 赦令拟好后,武媚加盖玉玺,随后传令各地官府,将赦令张贴于各处城门、集市等显眼之处,同时安排信使快马加鞭,将赦令送往叛军活动区域。

一时间,赦令如同一颗颗定心丸,在叛军阵营中引发轩然大波。许多被胁迫加入叛军的普通士卒,本就对叛乱心怀忐忑,如今听闻朝廷宽大处理,纷纷心动。一些人开始偷偷谋划逃离叛军,趁着夜色,带着简单行囊,朝着朝廷大军驻扎方向奔去。叛军营地中,人心惶惶,逃兵数量逐渐增多。徐敬业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加强营地戒备,严惩逃兵,可这依旧无法阻止士兵们离去的脚步。

在完成这一系列举措后,武媚为确保万无一失,果断下令,从各地紧急抽调兵力,迅速派往前线。短短数日之间,朝廷派往前线的士兵数量便达到了惊人的 30 万。

这 30 万大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骑兵们骑着高大健壮的骏马,手持长枪,寒光闪烁;步兵们身着厚重铠甲,步伐整齐,气势如虹。他们浩浩荡荡地朝着扬州方向进发,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大地仿佛都在为之震颤。

武媚深知战事拖延越久,变数越大,她迫切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叛乱,稳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她亲自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至林羽手中。信中言辞恳切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林爱卿,朕已派 30 万大军前往助你,如今叛军已呈分裂之势,正是一举平定的好时机。朕命你务必速战速胜,早日凯旋,莫要辜负朕的信任与期望。”

林羽收到武媚的书信后,深知责任重大。他立刻召集众将领,商讨作战计划。营帐内,将领们围坐在沙盘前,神色凝重。林羽手指在沙盘上比划着,分析道:“如今我军兵力大增,士气高昂,而叛军已然分裂,内部矛盾重重。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对两派叛军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各个击破。”

此时,徐敬业这边得知朝廷派来了 30 万大军,顿时慌了神。他站在营帐中,来回踱步,额头上满是汗珠。原本就因集团分裂而焦头烂额,如今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更是感到压力如山。他试图安抚军心,召集将领们训话:“诸位,朝廷虽派来大军,但我们也绝非毫无胜算。我们在江南经营已久,根基深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击退敌军。” 然而,将领们的脸上却满是忧虑,眼神中透着不安。

徐敬猷率领的北上派,此时已经行进到了半途。他们听闻朝廷大军压境,心中也开始动摇。一些将领提议先撤回江南,与徐敬业会合,再做打算。但徐敬猷却不甘心就此放弃北上的计划,他固执地认为,只要加快行军速度,说不定能在朝廷大军合围之前,直捣洛阳。于是,他不顾众人反对,继续催促大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