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智影叠秋痕,机心映月昏。 银针穿数脉,和字篆农魂。(1 / 2)

山外吹来的风 天涯88 1547 字 8小时前

暮色像打翻的墨砚,在茅山涡村的天际洇开。秋风裹挟着山野特有的土腥味,卷起广场边缘几片枯黄的银杏叶。智能路灯次第亮起,惨白的光晕与天边残留的晚霞在半空撕扯,将\"智慧与田园\"文化节的横幅照得忽明忽暗。

\"这劳什子灯笼挂得歪七扭八,哪比得上往年咱们自己糊的兔儿灯!\"张铁匠拄着拐杖,青筋暴起的手背重重拍在智能售货亭的金属外壳上,发出空洞的回响。他脚下那双磨破边沿的老布鞋陷在智能清洁机器人留下的水痕里,像片倔强的枯叶。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几个孩童举着3d打印的糖画兔子从老人面前嬉闹而过,机器人服务生端着电子托盘穿梭其间,托盘里的智能茶杯正用全息投影播放着农业科普动画。张铁匠的独子张大勇从智能舞台后台冲出来,后襟还别着未摘的VR设备:\"爹!您又在这添什么乱?这智能舞台是县里拨款建的,待会儿还有无人机表演!\"

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剧烈颤抖着,拐杖尖在瓷砖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乱?我添乱?三十年前我带着社员们开山修渠,怎么没见你说我添乱?\"他枯槁的手指戳向儿子胸前的工作牌,\"张主任!张大主任!你现在是智能办的人了,自然瞧不上老把式!\"

一尘从后台转出时,正撞见这剑拔弩张的一幕。他今日特意换了身靛蓝扎染唐装,却压不住眉宇间的焦灼——方才接到通知,县领导要临时增加\"智慧农业成果汇报\"环节。此刻他望着台上台下两代人隔着智能幕布对峙,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祠堂的那场争执。

那夜暴雨如注,张铁匠跪在祖宗牌位前,怀里抱着祖传的打铁锤,雨水顺着瓦当倾泻在他佝偻的背上。\"智能农具?那都是些没心肝的铁疙瘩!\"老人将孙儿从县重点小学带回的机器人玩具摔得粉碎,\"当年公社化,咱们把铁锅都炼了钢,结果呢?饿得啃树皮!\"

此刻广场上的空气几乎要凝出冰碴。一尘快步上前,唐装下摆扫过地面全息投影的麦浪图案:\"张伯,您还记得七岁那年发大水,是谁背您出的村子?\"他声音不高,却像柄尖刀剖开记忆的茧房。

老人浑浊的眼球突然泛起水光。那年暴雨冲垮了河堤,是年轻的一尘父亲将他举上房梁,自己却被激流卷走。此刻一尘的手轻轻覆上老人颤抖的肩头:\"智能路灯是照不亮人心,可您看——\"他指向远处山坳,\"东头王寡妇家的智能温室,让她再不用摸黑去摘菜;村西头的智能诊所,让刘瘸子能及时打上胰岛素。\"

张大勇突然插话,声调里带着机械的冰冷:\"数据不会说谎。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长37%,智能农业贡献率达……\"

\"数据!\"张铁匠猛地转身,拐杖重重顿地,\"你二叔公临终前想喝口米酒,智能售货机却说未满十八岁不得购买!他守了八十年村规,到头来被铁壳子拦在黄泉路上!\"

人群中响起细碎的骚动。穿旗袍的李寡妇掏出智能手帕拭泪,她丈夫正是去年被智能收割机卷断腿的。智能机器人仍在机械地跳着《丰收舞》,金属关节与青石板碰撞出刺耳的节奏。

一尘突然抓起麦克风,歌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且听我唱段新编《十二月》,智能时代有新章!\"他清亮的嗓音裹着电子混响,在广场上空炸开,\"正月里来是新年,智能大棚赛神仙……\"

\"放你娘的狗屁!\"张铁匠突然暴起,拐杖扫落智能茶几上的全息投影仪。蓝光碎片如萤火虫四散,映出老人扭曲的脸,\"什么智能大棚?去年三月寒流,老赵家的智能温控器失灵,整棚草莓冻成冰坨子!\"

人群炸开了锅。穿唐装的村长举着智能喇叭要维持秩序,却被挤掉了假牙。穿汉服的孩童举着糖画哭作一团,智能清洁机器人围着满地打转的假牙转圈,发出\"滴嘟滴嘟\"的警报声。

一尘突然跃上舞台边缘的智能花坛,唐装下摆扫落几株电子仿真花。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诸位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咱们村第一个装座机电话的盛况?\"全场突然寂静,只有山风卷着烤红薯的焦香掠过。

\"那时张会计家装了电话,全村人排着队去听'喂'声。\"一尘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如今咱们抱着智能机,却连对门王婶的微信都不敢加!\"他扯开唐装领口,露出颈间泛红的智能项圈,\"这劳什子能监测心跳,可曾测过人心?\"

张大勇突然冲上台,智能工牌在胸前疯狂闪烁:\"一尘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论!智能新农村建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