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人都休息完后,新的一轮汇报沟通也正式继续起来了。此时,马苏和宫明两人站在汇报台上,他们的身影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突出。台下的众人则显得有些兴奋,似乎都对后面的计划充满了期待。
马苏深吸一口气,然后微笑着对台下的众人说道:“各位台下的领导前辈,我是负责科技军工领域发展规划的负责人马苏。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简要说明一下未来有关军工科技的发展规划。”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他说的每一个字。说完这句话后,马苏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了一下台下的人群,最后落在了身边的宫明身上。
宫明感受到了马苏的目光,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马苏继续说下去。得到宫明的鼓励后,他继续开口说道:“针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我们计划将重点放在多功能、多种环境同时可用这方面。”
他的语速适中,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所说的内容。接着,马苏详细地解释道:“我们将会充分利用月球上的各种资源,包括矿物质、能源等,同时结合量子计算机等一系列高新设备,对现有的蛟龙号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
马苏的话语引起了台下众人的一阵骚动,大家都对这个计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马苏见状继续说道:“在计划中我们会对,蛟龙号进行一次全新的升级,让它成为一个具备海陆空天一体的军事战略舰。它将拥有更加强大的火力配备,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执行任务,并且具备更强的防御能力,确保自身的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对现有的扎古进行升级和优化。这些已经进行小规模量产并配备的扎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作战需求,但仍有提升的空间。我们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将其升级为更加完善、适应不同地形环境的专业型号。
在新的军事产品开发方面,我们将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针对单兵作战领域,我们将致力于设计和开发一套完整的单兵战士机甲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要能有效保护战士的生命安全,还要赋予他们更强大的火力和持久的战斗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和材料,我们希望打造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未来战士装备。
另一方面,我们将目光投向大型打击武器领域。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计划开发多种不同类型的打击武器,以满足多样化的作战需求。其中包括天穹打击系统、量子能量激光炮以及阳电子压缩能量炮等。这些武器的研发将充分利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力求在杀伤力、射程和精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然而,当马苏详细阐述这些新武器的研发计划时,台下的一些军工专家和前辈们开始表现出困惑和疑虑。对于现有的强势武器进行升级优化,他们表示理解和认可,毕竟这是军事发展的常规路径。但对于马苏所提及的那些新型武器,他们感到十分陌生,甚至觉得有些过于科幻,难以想象这些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而就在此时,宫明不紧不慢地拿起话筒,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在会场中回荡:“接下来,我想就新武器的相关情况,在这里向各位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单兵机甲。这是一款人形包裹式机甲,它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机甲内部将配备我们计划研究生产的微储能电池,这种电池具有高效的储能能力,可以确保机甲在高强度的战斗环境下,持续保持长达 38 小时的正常运作。”
宫明的话语引起了与会者们的一阵低声议论,大家对这种新型电池的性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接着,宫明详细介绍了机甲的材料构成:“为了确保机甲的坚固和耐用性,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月神合金和生态合金。这两种合金的结合,使得机甲不仅具备了卓越的防御能力,甚至可以抵御重型火炮的直接攻击而安然无恙。”
说到这里,宫明稍微提高了一下声音,以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
最后,宫明谈到了机甲的武器配备:“除了现有的常规握持武器外,我们还将在机甲内部配备小型手掌激光炮和微型激光武器等先进武器系统。这样一来,机甲将不仅拥有强大的单兵火力,同时也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防御和行动能力。”
宫明的介绍让在场的人们对这款单兵机甲充满了期待,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在实际战斗中的表现。
宫明在一边讲解的时候,汇报屏幕上的画面也在同步切换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机甲的设计草图,这些草图线条流畅、细节丰富,仿佛能够让人看到未来战场上机甲纵横驰骋的场景。紧接着,屏幕上又展示了有关机甲的技术构想情况,包括动力系统、武器装备、防御机制等等。
台下的军工大佬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他们完全被这些设计和构想所震撼,有些人甚至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就在这时,汇报屏幕上的内容突然发生了变化,宫明的声音也随之响起:“而在大型打击武器方面,我们先来看看天穹打击系统吧。”
随着宫明的话音落下,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巨大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亚轨道的位置和弹夹卫星的分布情况。宫明指着地图说道:“这就是天穹打击系统,它是一个整体的安全保障打击系统,通过亚轨道高空投掷的模式进行基准打击。我们计划在亚轨道上部署 20 枚弹夹卫星,形成全蓝星全覆盖。”
宫明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台下的观众们有时间消化这些信息,然后他继续说道:“每一个弹夹卫星上都会装备 30 枚高强钛镍钉,这些钉子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穿透力。当我们确定打击目标后,就可以通过高空投掷的方式,让这些钉子以极快的速度冲击目标,从而达到摧毁或瘫痪目标的效果。
而我们通过量子计算机的模型测算,一枚高强钛镍钉的有效打击范围竟然高达 400 米!这意味着,一旦这枚钉子发射出去,其覆盖的区域将相当广阔。不仅如此,它所产生的打击强度更是令人咋舌,竟然等同于 30 枚常规导弹的威力!这简直就是一种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武器。
更令人惊讶的是,每枚高强钛镍钉的制造成本竟然只有区区 20 万元左右!相比传统导弹那高昂的造价,这个价格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如此低成本却能拥有如此高的打击能力,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
此外,由于这个系统位于亚轨道上,对于每一个弹夹卫星的补给维护问题也变得异常简单。每次地月往返运输时,就可以顺便完成对弹夹卫星的补给和维护工作,这大大减少了后续产生的适应维护成本。
当宫明讲到这里时,台下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被这种低成本、高打击能力的武器系统所震撼,觉得这简直就是超乎想象的存在。然而,宫明并没有停下,他继续开口说道:“而关于量子能量激光炮和阳电子压缩能量炮,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了,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简单来说,这两种大炮都是通过对能量粒子进行压缩,从而产生巨大的冲击破坏力。它们都计划被配备到未来经过优化的蛟龙号或者其他新型研究战舰上,作为战舰的主炮使用。
这两种大炮的特点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具备发射能力,而且它们还将成为未来太空科技中太空城的防卫炮。可以说,这两种大炮在军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