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朕养的狗,是咬朕讨厌的大臣,不是反过来咬主人的!(2 / 2)

杨廷和将奏折推到刘健面前,素绢袖口扫过摊开的舆图,道:

\"这份朱批明里暗里都在敲打言官,警告他们莫要再以祖宗法度阻挠变法”

刘健探身望去,山羊胡随着动作轻颤。

御笔朱砂写就的\"慎言\"二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锋芒暗藏,倒比直接斥责更令人心惊。

他转头看向杨廷和,苍老的嗓音里带着疑惑:

\"杨阁老,你怎么看?陛下这次没像往常般雷霆震怒,倒像是......\"

\"陛下绵里藏针,是动软刀子啊。\"杨廷和叹息道。

这位少年天子总爱用绵密的手段编织罗网,看似温和的处置往往藏着更锋利的钩子。

户部尚书钱有庆沉吟着捻动胡须,道:\"你们再看这封!陛下批语说,只要户部能凑出五千万两银子,便准奏停止变法......\"

\"钱尚书,这是反话!\"

杨廷和抬手打断,袖口扫落一旁的镇纸,续道:

\"陛下推行'一条鞭法'、开关海禁,放开商业,为的就是充盈国库。”

“如今变法初见成效,岂会轻易罢手?\"

\"首辅大人,我自然知道!\"钱有庆苦笑摇头。

随后望向窗外的宫墙,暮色正漫过琉璃瓦,将檐角的脊兽染成黯淡的灰影。

\"可如今陛下要大修官道,里程是以前的20倍,要通到交趾,敦煌”

“还有漕运要修,河工要补......就算现在岁入已是以前的十倍,也经不起这般折腾。\"

次辅杨一清始终沉默不语,忽然伸手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出个大大的\"战\"字。

烛火猛地爆了个灯花,将他脸上的皱纹照得愈发深刻:\"各位,圣上近日频繁召见兵部尚书,又密令大明银行筹备军饷......\"

这话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深潭。

刘健的手指死死攥住椅把,指节泛白。他想起三日前边塞急报,鞑靼部落异动的消息,终于恍然:

\"难怪......难怪圣上总嫌银子少。”

“五千万两看似天方夜谭,实则是在敲打我们\"

值房内陷入死寂,唯有铜漏依旧不紧不慢地滴着水。

窗外,归巢的乌鸦掠过宫阙,嘶哑的啼叫穿透暮色,惊起一片寒鸦。

大明银行新铸的银元此刻正在民间流转,却不知这白花花的银子,最终要堆砌成怎样的金戈铁马。

杨廷和起身踱步,袍角扫过地上散落的舆图残片。

那些标注着粮仓、银矿的红点在烛火下明明灭灭,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可战事一起,民生又该如何?变法虽初见成效,但百姓刚刚喘过气来……”

他声音渐低,目光落在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疏上,其中不乏地方官员呈报的流民图。

“阁老,您看这!”杨一清突然翻开一份密报,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

“大同总兵王崇古三日前加急送来的,鞑靼今年暴雪不止,人畜死伤无数,少量骑兵已向大同方向移动”

“圣上怕是早已知晓,才想要充实国库,陛下说过要彻底灭了鞑靼。”

密报上还附着几行批注,赫然是皇帝御笔:“灭鞑靼,兴大明”

刘健重重叹了口气,佝偻的脊背仿佛又弯了几分:

“当年太宗五征漠北,虽扬我国威,可国库也几近空虚。”

“陛下太好战了,若真要发动灭鞑靼之战……”

他话音未落,值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