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大明“铁牛犁”(2 / 2)

【教育领域同样受到影响。书院里,学生们不再只埋头于四书五经,开始学习机械原理、物理知识。一些有识之士甚至编写了专门介绍蒸汽动力和农业机械的书籍,在民间广泛流传。】

【曾经反对铁牛犁的老农李长顺,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他逢人便说:“以前我爹累死在田埂上,现在铁牛一天干的活,够我们全家忙活半个月!我那孙子,现在天天跟着工匠学修铁牛,说以后要当个‘铁牛先生’!”】

【站在金黄的麦田中,望着远处轰鸣作业的铁牛犁,朱由检摘下皇冠,任由微风吹乱头发。这场与土地的较量,不仅解决了粮荒危机,更在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科技的种子。那一声声蒸汽的轰鸣,恰似大明帝国迈向新生的铿锵脚步声,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田埂上,抓起一把被铁牛犁翻起的泥土反复揉搓,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当年咱在凤阳讨饭,要是有这铁疙瘩犁地,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他转头吩咐侍卫,“把应天府的铁匠、木匠都召集起来,照着这玩意儿仿制,先给咱的皇庄用上。”

刘伯温蹲下身仔细查看铁牛犁的构造,眉头紧锁:“陛下,此器虽利农耕,但需大量精铁与煤炭。臣建议设立官营铁厂,严控原料,同时在犁身刻上八卦图,以镇土气。”

徐达挠着后脑勺憨笑:“俺带兵时总愁军粮不够,这铁牛要是能多犁些地,以后打仗就不愁没饭吃了!回头让伙夫也学着摆弄摆弄。”

常遇春大笑拍腿:“等俺老常家的地都用铁牛犁过,种出来的麦子酿的酒,保准比以前香十倍!”

永乐位面

朱棣盯着铁牛犁的演示,猛地一拍大腿:“比朕的宝船机关还精巧!郑和,你带船队去西洋时,把这铁牛的图纸带上,看看番邦有没有这等奇技!”

郑和躬身行礼,目光灼灼:“陛下圣明。若将铁牛犁的技术用于开垦南洋荒岛,大明的粮产必将大增!”

解缙兴奋地挥舞着折扇:“此器若成,编修《永乐大典》时,关于农耕的记载便可增补新篇,传于后世!”

姚广孝轻抚佛珠,神色凝重:“铁器属金,破土动土恐伤地气。建议在铁牛犁上镌刻《金刚经》,每日诵经祈福,方保五谷丰登。”

宣德位面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蛐蛐罐,指着铁牛犁对杨士奇道:“杨爱卿,把御窑厂的陶工分出一半,烧制铁牛犁的零部件。先在江南试点,务必在秋收前推广。”

杨士奇扶着老花镜查看图纸,忧虑道:“陛下,制造铁牛犁需耗费大量钱财。臣建议推行‘以牛易铁’,让百姓用耕牛折价换取铁牛犁使用权。”

于谦抱拳请命:“臣愿在宣府推广!若用铁牛犁开垦荒地,边关将士的屯田产量定能翻番!”

杨溥对着算盘直摇头:“光是铁牛犁的维护费用,每年就要耗银万两……陛下,要不向粮商征收‘铁牛税’?”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玩着玉佩,漫不经心道:“严卿,让严世蕃盯着,宫里的道观田产也用铁牛犁,种出来的粮食说不定能延年益寿。”

严嵩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不过民间传言铁牛犁是妖物,需让龙虎山道士做法事,破除谣言。”

戚继光在蓟州来信中写道:“末将观此铁牛,若能改造为战车,战时既可耕地又能作战,实乃一举两得!”

胡宗宪抚须沉思:“东南沿海可利用铁牛犁开垦盐碱地,种出的粮食专供军队,省得依赖漕运。”

隆庆位面

朱载坖把铁牛犁的预算案推给张居正,愁眉苦脸道:“张先生,这玩意儿虽好,但国库实在拿不出钱推广,如何是好?”

张居正展开《铁牛新政》,沉稳道:“陛下,可效仿盐引制,允许民间商人出资建厂,官府以税收分成;同时开办农器学校,培养操作和维修人才。”

高拱拍案而起:“谁敢阻挠铁牛犁推广,就是与天下百姓为敌!九边将士等着粮草,容不得半点拖延!”

王崇古在边关快马送来奏疏:“此铁牛若用于九边屯田,不出三年,俺们就能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内地运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