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真好,是他们的福气。”沈青禾很是感慨,轻声道:“有你在,以后肯定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念。未来大奉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嗯。”宁阙看向嬉闹的稚童,“你知道我在朔方时都在想什么吗?我当时就想着,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将战火挡在大奉外!”
“一定会的。”
“行了,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宁阙停下脚步,看着辉煌的王府,感慨道:“想不到这么长时间没来,都已经翻新好了。”
上回泾阳蝗灾,宁阙就以翻新祖宅为由,让百姓们能干活赚点口粮。
泾阳人大部分都是军伍出身,性格也都很要强。在他们看来得到东西,就必须得做点什么,不能平白无故的白。这其实是军营养成的习惯,毕竟军人就得赏罚分明。
“王爷。”
须发皆白的老者赶忙走出来。
当看到沈青禾的玉簪时,顿时一惊。
“见过王妃!”
“这位是?”
“你称呼寿伯就行。”宁阙笑了笑,“他在王府已经几十年了,我父亲都是他带大的,是我泾阳祖宅的管事。我先前让他一块去长安,他非是不肯,还说他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祖宅。”
寿伯年纪比福伯还要大。
他只能佝偻着身子。
穿的衣服很干净整洁。
“王爷不必再劝了。”
“老头子在这长大的,这些年来也都在祖宅内。这一把岁数,就不去王府劳烦王爷。就留在这祖宅,帮王爷守着就行。”
“行,都随你。”
宁阙笑着摆了摆手。
“小福子,你的规矩呢?”
“忘记我教你的了?”
“这正门是王爷才能走的。”
寿伯皱着眉头,冷冷呵斥。
吓得福伯是一哆嗦。
连忙从门口退出来。
宁阙则是面露无奈,笑着道:“没事的,咱们王府不必讲究这些。”
“那不成!”寿伯却很坚持,语重心长道:“王府有王府的规矩,奴仆就只能走侧门,不能走正门。若是让外人知道,肯定是要看笑话的。”
“对,寿伯说的对!”
福伯附和着点头,连连后退。
要知道寿伯的资历可比他还高。
他当初刚来王府,都是寿伯带的。
所以对寿伯所说都是言听计从。
主要是他这回也没注意。
“行吧……”
寿伯拄着拐杖走在前面,低声道:“王爷,听说是要举行婚事了啊?”
“嗯。”
“那我让人好好准备。”
寿伯很清楚府上的规矩,所以看到沈青禾头上的玉簪,就直接认了出来。他在前面带路,里面打扫的是相当整洁。相关的事他也都有耳闻,包括准备三书六礼都是他和福伯负责。
在他看来,沈青禾可要比林仙鸿强多了。只是当初老王妃定下的婚事,所以他也不好说什么。就如他所猜的那样,林仙鸿并非良配。
“王妃,可以往这里走。”
“这是宗庙。”
“历代王爷都在这。”
“好。”
沈青禾点了点头。
此刻也有了王府主母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