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自即日起,废除地方苛捐杂税二十三(2 / 2)

在陇西郡,郡守连夜召集所有县令议事,将新政条款逐条分解,分配到人;在东海郡,官员们取消了所有休沐,日夜研习新规;就连最偏远的地方,也派快马向咸阳递上了坚决执行新政的保证书。

咸阳宫中,年秦王嬴政正在翻阅各地送来的奏报。

\"大王,郑元培被抓,那些还在观望的郡守都开始行动了。\"冯去疾将一份名录呈上,\"这是三日来主动上表支持新政的郡守名单。\"

秦王扫了一眼名录,嘴角微扬:\"还有几人呢?\"

\"这几位郡守...\"冯去疾略一迟疑,\"表面顺从,实则观望。尤其是河间郡守周文焕,虽上表称颂新政,却迟迟不见具体行动。\"

\"周文焕...\"秦王指尖轻叩案几,\"先帝晚年提拔的那个?\"

\"正是。此人表面清廉,实则与地方豪强勾结颇深。新政要求豪强如实申报田亩,他自然不愿配合。\"

秦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派王绾去河间郡。告诉他,寡人要看到河间的新政成果——无论用什么方法。\"

十日后,河间郡传来消息:郡守周文焕\"突发疾病\",由郡丞暂代其职。同日,河间各县开始大规模清丈土地,豪强们纷纷主动补缴历年欠税。

这一连串事件彻底打消了官员们的侥幸心理。大秦新的官僚体系,以惊人的效率转动起来。

赵老六第一次走进长安县新设立的\"司法司\"时,双腿不自觉地发抖。过去进衙门,光是门包就得准备半个月的工钱,更别提那些层层盘剥的差役了。

\"老丈有何事?\"柜台后的年轻吏员抬起头,态度出乎意料地平和。

赵老六咽了口唾沫:\"小民...小民有地界纠纷...\"

\"请取这张状纸,将事情原委写明,三日后再来。\"吏员递出一张印制精美的表格,\"若有识字困难,门口有专门代书的先生,收费不得超过五文钱——这是朝廷定的价。\"

赵老六捏着状纸走出衙门,恍如梦中。五文钱!还不够买半升糙米!他想起十年前为了一纸诉状,不得不卖掉家里唯一一只下蛋母鸡的往事,眼眶突然发热。

新政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秋税收缴时,赵老六带着粮食来到县\"财政司\",只见院内排着整齐的队伍,十几个官员同时办理。每个官员头顶上方的位置都挂着明码标价的税率表,旁边还有专人解答疑问。

\"老丈,您家今年应纳税粮两石八斗。\"吏员拨弄着算盘,很快给出数字,\"按新政可减一成,实缴两石五斗二升。\"

赵老六缴完税,肩上轻了许多——不只是因为今年少交了一成粮,更是心头卸下了一块大石头。往年缴税好比闯鬼门关,如今竟这般利落明白。他紧了紧腰间新买的麻绳,决定在县城里转转,看看这新政下的世道究竟变了多少。

街市上到处贴着崭新的告示,黑字红印,在阳光下分外醒目。赵老六虽不识字,却也驻足观望。一个背着书箱的年轻书生正大声诵读:\"...自即日起,废除地方苛捐杂税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