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巨震。近日,deepSeek-R1基准测试在国外大模型排名Arena上的卓越表现,无疑为AI领域带来了一场地震。1月24日,deepSeek-R1在Arena上攀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更在风格控制类模型(Stylectrl)分类中与openAI的o1并列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deepSeek的技术实力,更引发了全球对其背后AI训练成本革命的关注。
deepSeek-V3的突破在于其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高效的大模型训练。据悉,该模型仅使用2048块h800 GpU,便完成了6710亿参数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这一数字远低于其他顶级模型的训练成本,如Gpt-4高达10亿美元的训练费用。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模式,无疑为AI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流,也引发了市场对于英伟达等传统AI硬件巨头地位的担忧。
英伟达作为AI硬件领域的领头羊,其主导地位一直备受瞩目。然而,deepSeek的崛起,似乎正在悄然改变这一格局。在deepSeek的影响下,美股市场人工智能(AI)的狂欢开始颤动,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AI领域的竞争格局。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模式,不仅降低了AI大模型的门槛,更可能颠覆英伟达等硬件商在AI领域的传统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老对手”Amd也迅速为deepSeek“站台”,宣布全新的deepSeek-V3模型已集成至Amd Instinct GpU上。这一合作不仅进一步巩固了Amd与deepSeek的长期合作关系,更可能使Amd GpU成为比英伟达更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品。在deepSeek的推动下,Amd的市场地位有望得到显着提升。
deepSeek的崛起,无疑给英伟达等传统AI硬件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模式降低了AI大模型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参与到AI领域中来;另一方面,deepSeek的技术突破也引发了市场对于AI硬件需求的重新评估。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推理算力的需求将成为主要驱动力。而英伟达等传统硬件商的传统优势更多集中在训练侧,这可能会对其市场地位和战略布局产生影响。
在deepSeek的影响下,美股市场对于AI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出现分化。一些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具有低成本训练能力的AI企业,而英伟达等传统硬件商则面临着股价下跌的压力。例如,在deepSeek发布成绩后的第二天,英伟达股价大跌3.12%,创下公司在年初cES展产品不及预期表现后的最大跌幅。这一跌幅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于英伟达未来业绩的担忧,更凸显了deepSeek对于AI领域竞争格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