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太久,先做个上集回顾:
23-24赛季德甲联赛,慕尼黑1860以德乙冠军回归德甲,并征战欧联杯。
开局慕尼黑1860取得一波不败战绩,排名一直在前四。
随着赛程的深入以及三线作战,球队板凳深度问题暴露,开始陷入一段低迷期。
主角穆帅表现神勇,在15场德甲联赛中攻入19球,以13场连续进球刷新德甲连续进球场次记录,并超越凯恩和吉拉西稳居德甲射手王宝座。
但目前已经两轮联赛没有进球。
德国杯上,慕尼黑1860淘汰德乙的圣保利队,晋级德国杯八强。
欧联杯方面,慕尼黑1860虽然前期战绩不错,一直稳居小组第一。
但近两场比赛只拿到1分,没能提前小组出线。
在还剩两轮的情况下,只要拿下1分就能从小组出线。
但深受赛程密集困扰以及球队状态下滑的困扰,慕尼黑1860仍旧不敢大意。
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备战与格拉斯哥流浪者的客场比赛。
正文从此时开始。
客场挑战这支欧罗巴老牌球队,慕尼黑1860球员感受到他们热烈的主场氛围。
容纳五万名球迷的埃布罗克斯球场北看台上,球迷们打出巨型tIFo,用蓝白两色将整面看台覆盖,尽显苏超豪门的底蕴。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流浪者在2012年因债务被迫破产,球队重组,被罚入乙级联赛,重新开始。
短短十年期间,他们便重回巅峰,俱乐部底蕴和足球文化可见一斑。
巧的是,慕尼黑1860也因为沉重的财务压力,差点混迹德国地区联赛。
但他们仅仅花了6年时间就回到德甲,其中的曲折艰苦,比流浪者更加励志。
这就是赛前科尔内尔,向所有人打的一针兴奋剂。
他在向球员输送一个观念,
同样都是豪门,我们其实更优秀。
眼下球队已经过了新赛季的甜蜜期,连续几场不胜,球员的心态也悄然发生变化。
这对于一支升班马球队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在欧联杯剩两场的情况下,只需要1个积分就能出线,科尔内尔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用晋级淘汰赛来稳定军心。
两队首回合交锋,格拉斯哥流浪者队见识过这支德甲升班马的厉害。
回到主场,他们对1860的锋线球员穆帅制定了专门防守策略。
穆帅的特点是盘带突破非常犀利,脚下技术也不差,能利用节奏的变化来寻找防守的空当。
但他也有缺点。
就是传中球质量一般。
越是远离球门,传中的质量就越差。
如果能防他内切的线路,将他往外线逼,那么防守就成功了一大半。
右路的边前卫坎特韦尔和边后卫塔弗尼尔的防守,就显得尤为关键。
与此同时,格拉斯哥流浪者队本场比赛采取4-2-3-1的阵型,利用防线的纵深来限制穆帅在边路的发挥。
而本场比赛慕尼黑1860采取积极主动的战术,开球后便对流浪者采取高位逼抢。
第3分钟,穆帅前场主动逼抢持球的中卫约翰-苏塔,后者在压力下出球失误,被施密德将球断下。
施泰因哈特套边前插,接队友传球后边路起球传中,找到大禁区弧顶附近的安德烈-席尔瓦。
A席背身将球卸下后,却遭到对手疯狂围抢。
一顿乱战后,皮球被流浪者后卫塔弗尼尔拿到,并向前传球。
慕尼黑1860立刻展开就地反抢。
高位逼抢如果在第一时间不能限制对手的推进,那么身后暴露出来的空间就成了对手策马奔驰的平原。
在施密德和施泰因哈特的围抢下,慕尼黑1860重新掌握球权,并交到穆帅的脚下。
拿到球权的穆帅抬眼观察防守,只见防守自己的坎特韦尔侧身站立,把防守重心放在内线,故意放掉底线的空间。
就在坎特韦尔身后不远处,边后卫塔弗尼尔正虎视眈眈,准备时刻补位。
傻子才突。
穆帅第一反应就是往中路带球。
队友施泰因哈特心领神会,沿着边路往底线插上,接穆帅传球后下底传中。
禁区内安德烈-席尔瓦面对包夹无法转身,只能把球回敲外围。
施密德在禁区弧顶连续扣球想要摆脱防守,但对手的防守就像膏药般死缠烂打,让他无法晃开空间。
随后,皮球也被对手解围。
针对穆帅的防守,不仅在边路的1v1防守以及协防。
流浪者在整个左边路展开区域联防。
防守阶段,他们将重兵部署在左侧半场,将穆帅往外侧赶。
慕尼黑1860每次传球找穆帅,都在靠近边线的位置拿球,空间被挤压得非常难受。
第10分钟,流浪者正是利用区域的联防,把球从穆帅脚下断下后发起反击。
幸好德雷塞尔积极回防到大禁区附近,重新把球抢了回来。
上半场比赛,双方都展现出强势的进攻势头。
但在防守端的表现更为突出。
小范围的缠斗和身体对抗频繁,一度把比赛的火药味给提升好几个档次。
而且他们每球必抢。
即便是回传到门将脚下,最前面的球员一定是以最快速度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