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是我吹牛逼(1 / 2)

“不知道?”

看着消息我皱眉,刚准备关掉手机去上课,对方再次回复的消息才让我恍然大悟。

【刘佳:子夜发完消息就出去了,一会儿我告诉她 [微笑.jpg]】

【我:不用了,没事】

发完消息后,我便跟着室友去上课了。

路上,宋光磊提议周日去买双鞋,询问我和付哲是否同去。我什么都不缺,想着周日继续复习,便准备拒绝。付哲倒是对出校很感兴趣,提议陪宋光磊买完鞋后去上网或做 SpA。

对于付哲这种荤素不计、什么活动都愿意参与的乐观态度,我很是羡慕。

正迟疑时,付哲拍着我肩膀说:“老毕,你特么不说考个二本就行么,这一天天搞得比考 985 还卖力,一周就休一天,大好青春的,你这么拼命干嘛?你这么努力搞得我更想躺平了......”

我哑然失笑,随口问道:“那我这么努力你还不跟着努力?”

付哲挑眉,面露不屑:“努力干嘛,我有自知之明,本来就不是学习的料,与其努力后一无所成,不如一开始就一无是处……”

我默默点头,似笑非笑询问:“是不是以后家里都安排好了?”

付哲叹了口气,“也不算,不过我爸对我学习上确实不太管,家里就我一个,觉得我不用有太大出息,能有气息就行;我爷对我的看法也是这样,认为我的作用仅仅是传宗接代,可能他们觉得我已经被养废了。”

听付哲说完,我心中不禁默然一叹。其实他的状况和我差不多,重生前,我不就这么躺平的么?

倒不是父母对孩子没期望,但只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那一代人,反而更容接受现实 —— 他们在发觉自己子女不是那块料后,马上能主动放弃期盼,转而希望子女过平凡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么看来,付哲家里的观念其实很 “佛系”—— 家人对他没太高要求,本质上是一种宽松到近乎现实的教育观念。反倒是家境越不好的家庭,对子女的期盼越高:不少父母为了改变现状,在子女学习阶段往往会施加极大的压力。

这种心态虽然无可厚非,但更多是父母的期望,未必是子女那个年纪真正需要的,因为这种 “期盼” 本质上是父母未完成的自我投射,忽略了子女的真实能力与需求,导致代际压力传递。

不过改变家庭现状的途径不止学习一种,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学习仍是最简便、风险最低的选择 —— 它不需要复杂的资源铺垫,只需投入时间与精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家境普通的父母会将期望寄托于此......

这一刻我再次感叹此前老妈所说的 “她努力是给我创造更多选择” 的深意 ——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我哪有那么多机会去选择,甚至没空在此 “无病呻吟”。

老一辈所说的春困秋乏还是极为有道理的,九月份的下午课总让人提不起精神,更何况是枯燥的地理课,全班昏昏欲睡。

地理老师正对着黑板上的 “1 月与 7 月全球气压中心分布图”,用仿佛催眠曲的声调讲解着:“注意看冬夏气压中心的位置变化 —— 东亚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南亚季风还要叠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我趴在桌上,跟着他的节奏机械地翻着课本,眼看就要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