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抗日反攻先锋(2 / 2)

号外 千里握兵符 1081 字 14小时前

刘子魁第一次见董鹏飞就被问住了,还以为自己暴露了身份,好在他反应快装作闻所未闻的样子:“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份报纸啊,哪里出版的?”

董鹏飞就拿出王茂生批阅点评过的,没好气地抱怨:“喏,就这样的,这人啊就是贱,没见过嫌别人骂自己不够狠的。”

刘子魁看得两眼放光,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把报纸借过来:“我拿回去请经理看看,说不定他有门路搞得到呢。”

董鹏飞年龄虽然比刘子魁大几岁,可斗争经验几乎为零,根本没有任何怀疑:“试试吧,你能找到最好,要不然我天天被催着要,烦都烦死了。”

这是组织上第一次取得王茂生送出来的信息,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但意义深远,说明这条路子是通的。

钱掌柜意味深长地笑了:“知道我为什么挑你过来了吧?”

刘子魁点点头:“我现在就去写稿,组织出版新一期的游击报,把咱们根据地的大好形势传递进去。”

“对!我们报纸做得越好,茂生同志在敌人内部开展工作就越顺利。”

钱掌柜着手安排印刷出版工作,争取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济南城内把报纸印刷出来,要不然还得坐火车回根据地送稿和取报纸,实在太麻烦。

刘子魁笑笑:“不用这么麻烦,我们之前反扫荡时改造过一台铅字印刷机,只要想办法运到济南,我自己就能完成排版印刷。”

如今根据地越来越好,印刷所也开办了两处,这台铅印机因为效率问题已暂时封存,钱掌柜打个申请很快就批准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把临时印刷所安排在城外,并且每次出版的游击报要先派交通员送到周边县域,最后才能流入济南城,避免引起日本人怀疑。

有了这个印刷所,新一期游击报又顺利出版了,刘子魁继续以“飞毛腿”的笔名写社论,指出当前山东抗日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日军扫荡根据地变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在根据地的层层围困下,日军不得不撤销据点收缩“占领区”,由此说明日军难以为继,迟早要被赶出中国。

这些都是日伪政府内部公开的信息,每一个字都在动摇着汉奸特务的信心,也为王茂生的感化行动提供了事实依据。

除此之外,刘子魁设想的伪造汪伪报纸计划也可以执行了,他先伪造了《中国青年》月刊的报头、版面,把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文章之中,只等当天报纸出街便第一时间套用标题和板式。

这假报纸的头版头条与真报纸一模一样,里面各条新闻标题也看不出毛病,唯独某一篇文章的内容替换成了《论持久战》的一个段落。

报纸很顺利地送进了小院,王茂生很快就看出了异样,他不动声色地合上报纸,语重心长地劝董鹏飞:“我名声已经臭了,没有回头路可走,你们不一样,应该考虑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