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走了一天,今晚就在驿站住下。
沈砚无视自家父亲嫌弃的眼神,低头吃着晚饭,临了,还与皇上喝了两杯温酒暖身。
吃过饭,几人聊了一会,皇上便上去歇息了。
皇上一走,沈舟就瞥了眼沈砚,“我跟你娘出来玩玩,你怎也来了?”
说实话,沈舟也是在出发那会,才知道这小子也要跟着来。
沈砚嘿嘿一笑,看了眼苏婉清,才开口。
“我放心不下娘,就跟皇上提了一句,皇上就让我跟来了。”
皇上宠这小子,这小子一提,皇上怎会不同意。
沈舟都把这小子的心思给摸透了。
不过能跟着过来看一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对这小子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于是沈舟只是冷哼一声,表示自己早已心知肚明其心思,便没有再说什么。
天一亮,队伍再次出发。
最先到达的港口是前些年才建好开放的青岛港口。
港口的发展,比沈舟想的要快速。
海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数不清。
岸上不少脚夫,一个接着一个从船上搬东西下来。
耳边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在用外朝短语跟来大乾卖东西的外朝商人打招呼。
说到正事时,便由旁边穿着普通衣裳的少年郎来进行翻译。
沈舟听了会,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砚看了眼他爹,然后又看了眼正在流畅翻译外朝话的年轻人。
如今大乾里的各个港口,都开了好些个教学外朝语言的学塾。
刚开始学好出来之后,是百分百能找到工作。
但随着学这个的人越来越多,加上长期的耳濡目染,在这边做活的人,也能与之简单聊上几句后,这工作就不好找了。
如果没有真本领的,那就算学出来了,也难混口饭吃。
沈砚跟着他爹也学了不少外朝语言。
正常交流绰绰有余。
所以他很轻易就能从这个年轻人的口音上听出来一个信息点。
这人会的,不只是一门外朝语。
这在港口这边,是优势,也是大多数学子想吃上这口饭要努力的点。
随着大乾这些年的不断出海,越来越多的国家到大乾进行交流。
对于港口这边的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只会一门外朝语,对这边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优势了。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
沈砚脑海里忽然闪过一道亮光。
他看了眼正在静静眺望着蔚蓝大海的皇上,慢慢凑到了他爹旁边,小声道:“爹,您说我们能不能把大乾的语言,作为所有大朝的通用语?”
沈舟眉头高高挑起,转头看向沈砚,眼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这事,就留给你来解决了。”
沈砚是来玩的,哪里知道一时的想法,还能给自己揽下这么大的活。
不过对上他爹的眼睛,沈砚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