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沈舟还画了一幅感恩的字画,亲手送给了皇上。
虽然皇上看到他拿出来的盒子时面上有一瞬的僵硬,但好歹也是收下了。
皇上还是那样,就喜欢这些字画。
沈舟在皇上那边蹭了些御膳房那边弄出来的精致糕点,觉得味道不错,留了几块。
跟皇上道别后,便去了上书房那边,给平安送吃的。
走时还站在外面看了会,见平安跟夫子以及几位皇子相处融洽,便也放心地回了户部。
洪将军离京数年,率领军队打下周边小国,平定内部混乱后,回京便向皇上申请了解甲,说自己年纪大了,该让年轻人来出出头了。
皇上斟酌之后,同意了。
洪将军身上的大大小小伤痕,成了他征战沙场所拥有的一生的荣耀。
年纪到了,是该好好享受日子了。
解甲那天,沈舟带着平安去了洪家一趟,跟洪将军窦信他们吃吃喝喝,期间聊了很多事。
离开洪家时,沈舟脚步都有些不稳。
不过他心中确实畅快。
好像大家,都在往幸福的方向走。
顾锦和柳承书他们,在稻种慢慢在其他省里种植时,就应召回了京里。
如今一个在翰林院任职侍讲学士,一个在礼部任职郎中。
前途一片光明。
日子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当沈舟有所察觉时,他头上已经开始长白发。
有一日,当沈舟察觉到平安已经跟自己一样高,甚至比自己还要高一些时,他发现自己老了。
苏婉清一直都在想着能再生两个孩子。
但每次提起,沈舟都没同意,说有平安就够了。
说着说着,眼看自己也到了三十,她便也歇了这份心,一心地培养平安。
平安被两人养得很好。
为人内敛,看着就可靠。
跟他爹性子一样。
整个人有种波澜不惊的感觉,好像再大的事,只要不死,都不是什么事一样。
不了解他的人,都说虎父无犬子,说沈尚书家的这位独子,跟他爹一样聪慧机灵。
以后地位差不到哪去。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人内里,是个蔫坏蔫坏的。
连他爹都敢坑。
平安十三岁时,就被沈舟扔到了科举这条路上。
美其名曰锻炼心志。
平安一声不吭,接受了他爹的安排。
平时跟那些世家子弟聚宴,别人都劝他跟他爹反抗一下。
像他们这样的,就算不走科举这条路,也能当官,前面的路也是康庄大路。
尤其是沈家这样的,说句不好听的,沈砚就算是个废材,也能当个大官。
只要他爹愿意。
沈砚当时只是笑,看着他们笑,笑得大家都有些心生疑惑和害怕时,他才开口。
在场的人,就算是过了十年八年,也还记得沈砚当时说出的话。
他说:“我爹说了,自己考出来的,才是我自己的,谁也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