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瑶瞅着那两人走远了,这才敢悄悄地走出来。
回到家,林家人都还没下班,离做饭时间也还早着。
林悦瑶在林家的小客厅里东瞅瞅西看看,心里琢磨着她平时的那些发现,又在心里暗暗盘算起来。
一想到现在有知青下乡的政策,而且现在主动申请下乡,和之后被迫下乡可不一样。
60 年代初期的知青,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生产建设兵团,或者国营林场、农场啥的当农业工人。
当然了,也有知青会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多样的安置。
可到了 66 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下。
全面动员起来,形成了上山下乡光荣、不上山下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大多数知青都被分到了条件艰苦的农村去。
有关系的人,也能找关系分到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单位。
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和学校的革委会都优先安排学生上山下乡。
这时候,越艰苦就说明思想越“革命化”。
在艰苦的农村里接受磨练,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所以“老三届”的中学生,大多数都被安排到了偏远的村子里。
林悦瑶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明天去学校就找老师报名。
报完名后,她得先把该拿的都拿到手才行。
林悦瑶在家里就像个小透明,从小练就了一双察言观色的火眼金睛。
家里人的那些小秘密,她可都门儿清,毕竟谁会在意她这么个小透明。
所以林家人藏东西,都不会特意避开她。
比如说,她大哥藏在床板底下的私房钱,林大嫂带回来的嫁妆钱,就放在她一直舍不得穿的那件红色衣裳的暗袋里。
林母给林小弟买的那双回力鞋,林小弟宝贝得很,舍不得穿,就放在他柜子的最底下。
这些等她走的时候,肯定是要收走的啦,还有林父藏在他们家厕所旁边的几根金条,林悦瑶也早就预订好了。
至于林母保管的全家人的工资,还有各种票据,林悦瑶那也是清清楚楚的。
以前的林悦瑶,不到迫不得已,可干不出这种事。
不过现在的她,可没有一点儿心理负担。
小透明也有小透明的好处,最起码林悦瑶每天在干啥,没人会去过问,也没人会去在意。
第二天,林悦瑶一到学校,就赶紧去了解了知青下乡的相关政策。
还有各个地方的条件和要求。
然后,她就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了个人书面申请。
还向学校表达了自己想要上山下乡,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