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南方的战争开始后,舆论本来一片支持,但谁成想,因为改开,外面的思想传播进来,军属的思想不稳定了。
有些军人的未婚妻和妻子竟然寄给前线战士解除婚约的信和离婚协议……
为此,丁玲还专门在报纸上批判过这种事情。
所以呢,《高山下的花环》也算是应运而生。
后世这部小说出版后,卖了上千万册,还被拍成了电影。
不过,那都是一两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他算是抢了属于《高山》的气运?
要是真如他所想,《芳华》的出版应该是轮不到人文社了。
毕竟,军方的订单有多庞大,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部队方面又不是没有出版社,没理由把这份利益让给人文社。
这么一想,他看朱盛昌的表情自然变得异样起来。
朱盛昌被他看的有些发毛,于是问道:“为民,怎么了?”
“没什么。”胡为民摇摇头,犹豫一下,还是稍微透露了一下,“我只是觉得,《芳华》的单行本出版,人文社可能拿不到。”
“为民,这是什么意思,咱们合作得好好的……”
“不,这和我没关系,而且你们很可能也没办法。”
朱盛昌还想问,可胡为民死活不肯继续透露,他只能带着满心疑惑和不解返回杂志社。
等他走后,胡为民收拾一下心情,拆开了来自陆遥的信。
“尊敬的胡为民同志:
您好!我是陆遥,目前在《延河》杂志社工作。冒昧给您写信,实在是因为读完您的《甜蜜蜜》后,激动得夜不能寐,非得和您说几句话不可。
您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尤其是对男女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愫,简直写到我心坎里去了。不瞒您说,我最近正在构思一部农村青年奋斗的长篇,读到您的作品时,突然像在黑屋子里摸到了电灯绳,给我很大启发。
……
要是不嫌弃,我想请您得空时给我回封信——说说您的创作经历,或者干脆骂骂我这个榆木脑袋也行!要是您哪天来长安,务必告诉我,我请您吃最地道的羊肉泡馍,咱们就着蒜瓣聊文学!
此致
敬礼!
陆遥
1980年7月8日于长安”
陆遥的信胡为民很快看完。
陆遥寄信的目的,主要是想认识胡为民,探讨文学创作,希望双方能成为朋友,经常联系。
了解这点后,胡为民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说起来,他认识的成名作家不多,笔友更是一个都没有。
如果能和陆遥当个笔友,也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不过,想和陆遥当好这个笔友,必须了解对方的作品和文风。于是,他先翻出来这一期的《当代》,然后找到了陆遥的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
《惊心动魄的一幕》这部小说符合时代特色,描写了特殊时期期,某县一个造反派组织斗县委书记的故事。
仔细看了一遍小说后,胡为民来到书房,拿出信纸,开始写回信。
“尊敬的陆遥同志:
您好!
收到您的来信,我万分惊喜!您太抬举《甜蜜蜜》了!说实话,您那篇《惊心动魄魄的一幕》才真叫我拍案叫绝。您的这部作品揭露了其组织的大小头目们的凶恶,残暴,野蛮,毒辣,讴歌了另一派组织保护县委书记的正义行动……
咱们算是一见如故了!您说得对,这年头搞创作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正需要同志间互相搭把手。我把地址写在信末,您随时来信——不过可得担待我回信慢,最近正被出版社催稿催得满嘴燎泡。
此致革命的敬礼!
胡为民
1980年7月20日
于燕京燕大朗润园公寓xx。”
写完回信后,胡为民将信纸塞进信封里,贴上一张八分钱的邮票,只等出门的时候找邮局投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