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总部,会议室内争论声此起彼伏。
“目前我们的技术成本还是太高,每套设备的出厂价在五百万以上,这对贫困地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财务总监林涛推了推眼镜,手指敲击着面前的数据报告。
“所以呢?就因为穷人买不起,我们就该收起技术,只服务有钱人?”苏菲·陈反唇相讥,眉头紧锁,“这完全违背了我们研发这项技术的初衷!”
“冷静,各位。”王安坐在会议桌首位,轻叩桌面。系统提示已在他脑海中响起:【“技术应用涉及伦理困境。需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建议设计多层次定价与合作模式,利息:一年内将技术推广至至少10个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并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个充满焦虑的面孔。“我理解大家的担忧。这不只是商业决策,更是道德抉择。”
沈佳坐直身子,声音平静却有力:“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安居水务不能实现盈利和可持续经营,那么这项技术最终会随公司倒闭而消亡。没有哪种慈善比一个死去的公司更无力。”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沉入会议室的湖水中。
“你是在说,为了企业生存,我们就该对那些买不起水的人置之不理?”苏菲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眼中闪着怒火。
“我没这么说,苏菲。”沈佳丝毫不退让,“但事实就是,研发投入超300亿,全球供应链搭建花了近500亿,这些钱从哪里来?怎么收回?没有经济支撑,再崇高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王安看着两位最重要的女性剑拔弩张,微微叹息。这种争论在过去一周已经重复数次,代表了公司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商业可持续与人道主义普惠。
“也许我们不必非此即彼。”王安站起身,走向会议室中央的电子白板。“诸位,让我提出一个想法——分级定价+多元合作模式。”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三道线条。
“第一级:对发达国家和大型商业用户,完全市场化定价,这是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他继续画第二条线。
“第二级:对中等收入国家,我们提供技术授权、合作建厂、融资支持等多种方案,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同享。”
最后是第三条线。
“第三级:对最不发达地区和人道主义项目,接近成本或适当补贴运作,同时联合国际组织、慈善基金形成长期支持机制。”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构想。
“这不够。”苏菲打破沉默,“即使是'接近成本',对很多地区来说仍然遥不可及。”
王安点头:“所以我们还需要成立'全球水资源合作基金',将部分商业项目利润注入其中,专门支持最贫困地区的项目。”
“听起来像个折中方案。”郑建国若有所思,“但执行起来复杂度很高。”
“复杂不是问题,方向对了就行。”王安的声音笃定。
林涛翻阅着数据,眉头紧锁:“按这个模式,我们投资回收期将延长至少5年。投资者能接受吗?”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股东赚钱。”王安扫视众人,“安居从创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改变世界的使命。如果只是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我们根本不会涉足水资源领域。”
沈佳的面色缓和下来:“这个方案确实兼顾了商业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但执行细节需要更多讨论。”
会议结束后,苏菲拦住准备离开的王安,脸上写满不甘:“王总,我需要跟你单独谈谈。”
王安点头,两人来到他的办公室。
“那个分级定价方案,听起来很美好。”苏菲直截了当,“但实际上,它会让最需要帮助的人等得更久。技术本该无差别普及!”
王安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走到窗边,指向远处。“看那里,苏菲。那是非洲索马里的照片,我上周刚回来。”
墙上的大屏幕显示着一片干涸的土地,妇女和孩子手持破旧的水桶,排着长队等待水车。
“我当然看过这些。”苏菲语气软了几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尽快…”
“不,你不明白。”王安转过身,眼神锐利,“如果我们今天宣布免费向索马里提供设备,明天就能解决他们的缺水问题吗?”
苏菲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