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紧张肃杀的氛围,弥漫在大殿的空气里,无处不在的紧迫感,让群臣窒息啊。
大殿中央,宗室老杆子,满头白发的良渊郡王朱企鋘,跪在最前面。
紧随其后,兵部三个大佬,邹简臣,龚铭和金光,还在继续磕头如捣蒜,额头早就红肿了。
大殿左右两侧,甚至是最后面的,五六个新访客,也是寂静如斯,噤若寒蝉。
尤其是右侧的武将,五军都督府,十个老武夫兵痞,今天全部缩头了。
这时候,一反常态,一个个低头装怂了,不敢再插嘴,更没有强出头请战啥的。
没错的,一些小冲突战役,他们都会请战,非常积极主动求上进,反正问题不大的,战功容易拿。
今天这种情景,一看就大条了,是大战役级别的,战略决战啊。
像这种级别的,一般都是兵部出头商讨,他们这些武夫,反而不敢出头,不懂就别装懂,容易出事的。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这些老武夫,隐隐约约的,也听出了一些东西。
上面的朱皇帝,中间跪地磕头的兵部三巨头,应该在搞一个大战略,密谋了一个滔天计划。
且,已经密谋了很久,准备很充分,很多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此时此刻,霸道的朱皇帝,想擅自调动大军,御驾亲征湖广,提前发动大战役。
很明显,朱皇帝的动作,打破了那个,准备多时的计划,不符合兵部的战略利益。
于是乎,兵部的三巨头,直接炸毛了,一起合起伙来,共同对抗霸道专横的朱皇帝。
于是乎,其他的重臣,五军的老匹夫们,只能低头认怂,低头装死听戏,不敢瞎掺和。
“呃、、”
此时此刻,跪在第二位的,兵部尚书邹简臣,听完朱皇帝的讽刺和低吼,也是一阵无语了。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朱皇帝的不甘心,怨念重重,那种歇斯底里的杀意。
“陛下圣明”
“兵部上下,并不反对出兵”
“如果是小规模的增兵,威压湖广的清狗子,老臣是绝对支持的”
“再有一点”
“本朝在湖广的兵力,并不处在弱势,尤其是荆州方向”
是的,有一说一,兵部只是反对御驾亲征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反对用兵啊。
湖广方向,三路大军,一直都是僵持状态,战术对攻,战略对峙。
明清双方,都是一直在暗中使劲,从后方调兵增兵,填埋湖广这个战争泥潭窟窿。
所以说,兵部上下,压根不反对出兵增兵,当然了,只能是小规模的增兵,肯定没问题的。
“老臣建议”
“夔东方向”
“西阳的秦尚武将军,马万年将军,还没有正式班师回朝”
“刚好,把他们调往夔东,配合皖国公刘将军,彻底理清那边,进行全面的整编改编”
是的,上个月,川滇黔土司围剿战,进入了收尾阶段。
西阳土司那边,进展是最快的,早就搞定处理完了。
于是,上个月朝会过后,朱皇帝正式下令,西阳的驻军,准备回师昆明,休养生息。
这时候,夔东出了问题,那就不用回师了,先去搞定夔东的一众军头余孽吧。
“荆州那边”
“有临国公李将军,兴平侯党将军,武自强将军,袁保将军,总兵力1.2万”
“安陆州,清狗子胡全才,郑四维,朱光祚,总兵力也就是四五千人”
“即便是,加上三个叛贼王友进,贺珍,李复荣,他们的总兵力,也就是一万左右”
“老臣的意思,陛下可增兵一个营,或是两个营,就能压着他们打”
“更何况,临国公用兵老辣,战阵经验丰富,对付三个大叛贼,肯定是手到擒来的”
没错的,荆州方向,也是一样的,明军本来就占尽优。
真正兵力弱势的地方,反而是常德方向,李晋王手头上的兵力,不如满清洪老狗。
所以说,邹简臣的意思,就很简单了。
朱皇帝不是有火气嘛,一肚子的窝火嘛,那行吧,增兵荆州方向,彻底打垮荆州附近的清狗子。
其实,这已经是兵部退让了,有点不符合战略要求。
是的,大明的战略,湖广方向,就是僵持住,不上不下,双方往死里耗,尽量抽空南京方向的战争潜力。
“吾皇万岁”
眼看着,上面的朱皇帝,还是无动于衷的样子。
向来老辣稳重的邹简臣,也就没辙了,磕头高呼万岁,再抬起头,目光坦诚的看着朱皇帝,坚决的说道:
“如若这一次”
“英明神武的陛下,仅仅为了几个小毛贼,执意要发动大军,御驾亲征”
“老臣,诚惶诚恐,才疏学浅,智不匹谋,不足以堪此大任”
“老臣,有负圣恩,愿请辞,告老还乡,望陛下恩准”
、、、
说罢,这个岷王府,曾经的第一人,中军师大人,兵部尚书邹大人。
恭恭敬敬的,磕一个响头,慢慢摘下自己的官帽子,放在一旁,再跪下等朱皇帝的恩准。
是的,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干的憋屈啊。
没错的,上面的朱皇帝,一言九鼎,太霸道了,专横霸道,尤其是登基以后。
想一想,一年以前,在永昌府的时候,朱雍槺是三番两次,登门蜀王府,就是为了拿下邹简臣。
那时候的朱皇帝,礼贤下士啊,态度真诚的不得了,又是喝酒,又是聊天打屁,事事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