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三窟(2 / 2)

铁蹄哀明 山月怎知心事 1259 字 10小时前

说着说着,何歆猛地一抬头,了然道:“东家是想要靠郑芝龙?”

韩林点了点头:“之前之定兄拜会郑一官,其人想要涉及北地的生意,那好,我要吕宋的粮食。”

吕宋目前被西班牙人占去,美洲大量的白银通过吕宋输运到大明,同时又将大明的瓷器、丝绸等物转运到欧洲,形成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而郑芝龙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既有竞争,又有贸易,因此通过郑芝龙来输送吕宋的粮食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也多亏了咱们占着海,光粮道这一条,可以走郑芝龙的吕宋线,也可以走李朝和倭国的线,此外还有亢家这条线,既然地贫,那就赚足了银子去买。”

韩林叹息了一声,后世崇祯年间连年灾害的记忆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现在还只是小冰河的初期,秦地就已经绝收,未来十多年间估计更甚。

“李知县同意了大人的办厂之议?”

听到何歆的问询,韩林呵呵地笑了起来:“之前他还有些犹豫,但这一个月以来的以工代赈,估计给他吃怕了,现在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两人相视而笑。

至今大雪已经过去的月余,原野上虽仍有积雪,但官道、村路等交通全都已经打通,百姓也算是能各理生计了。

但这月余以来,李凤翥的日子不算好过,原本要交税的秋粮吃掉了一半不止,这也让后续的几场小雪时,李凤翥胆战心惊,好在,都是平常的降雪,并未成灾。

这一个月以来,李凤翥修葺了县城的城墙,韩林那边则将衙署、营学、哨塔设施也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陆续建好。

即便一县的文武竭力救援,但乐亭的百姓仍一千一百余死,数千人冻伤,放在外县,还不知道什么情形,今年是京察年。

韩林觉得在老天爷如此上眼药下,京官儿们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各路生意都怎么样?”韩林敲了敲桌子向何歆问道。

“都好,冬天里薤上露的生意猛增,京里的脚夫、车夫和寻常的兵丁这些常在外面走的都将其当做取暖的宝贝,道路打通了以后,张掌柜传信来说今年的储备还是少了些,明年应多储备一些。”

“那就好。”

韩林现在的生意五花八门,有做中间商的粮食生意,有自己面向普通平民百姓的烧酒生意和面向达官贵人以及楼馆的药酒生意,此外还有面向更高端的香水生意。

另外就是一直颇为头疼的汇通银号。

“银号这件事,也已经步入了正途,现在战兵们都往里面存银,反正随时支度,现在周边的百姓也已经传开了,估计年后就会有土民的银子入账。”

“你这里一切都好就成,我一会还要去李知县那里,就不在这里多待了。女财神,等开海,后续要有大笔银子要支度,无论是买粮、买船、还是建设科研。”

“好说,东家写个支度申请便是。”

何歆捂着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