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干部开始适应新机制(1 / 2)

省委组织部大楼五层,一间无标识会议室内,十余位来自不同地市组织系统的骨干干部正围坐桌前,面色凝重。

桌上摆放着一份被临时封口的文件,标题是:

《关于种组部干部信息系统适配模型在潇湘试点部署的预评估方案》

这份方案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人都明白。

干部不再只看学历、履历、资历。

未来,还要看他适不适配制度运行。

换句话说,种组部要试点把“制度适配行为”纳入干部画像,转化为全国范围组织评估数据的一部分。

有人低声说:“这还是组织系统吗?这都快成数据系统了。”

另一位更年轻的处长则语气冷静:“你以为组织部真正怕的,是他李一凡?错了。怕的是干部系统一旦习惯了那种制度运行逻辑——我们这套人事主导系统就被替代了。”

……

省委常委办公楼内,赵建国眉头紧锁地看着组织系统汇总的最新月报数据。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再不接,这东西就要长出自己的意识了。”

许宏志沉声回应:“书记,现在我们掌控不了‘干部怎么想’,但可以决定‘机制往哪走’。我建议先设一道缓冲门槛——凡需调入机制运行线干部,需省委组织系统授权备案。”

陈松年却抬起头:“这不还是绕回去?不是谁批准机制的问题,而是机制已经在决定干部的归属了。”

……

星城市制度协调中心此时也正召开一次闭门座谈会。

“机制不是权力转移,而是思维升级。”李一凡站在会议室正中,缓缓说道。

“如果有人以为,它只是新一轮地方政府的话语权包装,那就错了。”

他指向幕后的组织数据图谱:“你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权力扩张,而是一个系统开始替代人主逻辑。”

参会的,还有来自川省、赣省、江淮等地前来调研的代表。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在省委主心骨之列,但他们回去之后,要向组织部写报告——这份报告,将决定未来五年他们省里的组织适配节奏。

“你们的判断,不是看我是谁,而是看这套机制能不能跑。能跑,就别怕它跑得比你们快。”

李一凡话音刚落,江淮省委组织部代表说:“我们可以向种组部建议设立中立机制观察点,用于全国推广和本地适配区别运营。”

“可以。”李一凡点头:“但机制不是资本,不需要股份。”

……

潇湘某市工业园区,一批年轻干部主动提交申请,要求进入制度测试模块培训。

他们的理由是:“传统业务流程让我们看不到职业出路,而制度逻辑让我们看到了公平与反馈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