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省委办公厅,二号楼五层,常委会议室。
赵建国坐在主位,手边摊着一份特殊的文件:
《潇湘省新能源产业协作指数体系构建建议案(试行)》
拟稿人:省委副书记 李一凡
这份建议案,是李一凡亲自主持起草、由省委新能源协作办提交的第一份指数机制设计文本。
其中核心思想只有一句话:
“协作不是态度,是绩效;改革不是口号,是数据。”
文件末尾,还附上了一份“模拟指数排名”样表。
?\t星城市协作指数综合评分92.6,位居第一;
?\t岳西得分81.4,排名第二;
?\t衡州、昌州、江陵,三市分列倒数。
排名一经呈送,常委会内部就起了微妙波动。
组织部长目光微动,迅速意识到:
这不仅是产业协作评价指标,更是干部考核标准的实质化提前布局。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也低声补充一句:
“赵书记,如果这个指数制度推进顺利,可以作为我们‘政绩联动机制’改革的切入点。”
赵建国放下手中文件,环视全场,语气低沉:
“制度能不能起效,关键就在一个‘真’字。
不用开大会造势,也不用媒体吆喝,
用结果说话——谁干得多,谁得分高;谁躺着装样,谁别想着再混过一任。”
众人肃然。
赵建国继续:
“我批准这个协作指数机制试行,
从下月起,按季度发布,公开通报,
年度末与组织、财政、资源指标绑定。”
常委会结束后,省委办公厅当天即发布《潇湘省新能源协作指数试行通知》。
文件正文很短,但“协作指数”一词正式成为全省党委系统热词。
尤其是其中一句:
“指数排名与地市财政奖励包、专项用地指标、招商引导目录优先权同步挂钩。”
这意味着,在潇湘的新产业竞速格局中——跑得慢、躲得远,不仅没资源,还可能连原有的都保不住。
李一凡拿到文件发布批复后,没有丝毫停留。
当天晚上,他召集星城市常委班子召开市委扩大会,核心议题只有两个字:
“扩权”
市委会议室,灯光雪亮,李一凡坐在主位,面前是市级四套班子成员、高新区、经开区、南新区三大主战区书记,市委组织部、发改委、财政局负责人悉数到场。
他开门见山:
“协作指数省里已经拍板,星城市不能等、不能慢。
下一步,我们要主动请缨,提出平台统筹扩权请求,
将招商权、项目资源调配权、财政专项配置权归口市级产业协作平台统一管理。”
这句话一出,全场齐刷刷看向他。
市委副书记陈启明皱了下眉:
“李书记,您是指……把各园区的产业招商权也归到统一平台?那原来的管委会?”
李一凡平静点头:
“没错。资源不能碎片化了,
否则跟外地协作时,没一体的对接窗口,谈不拢、推不动。”
他望向组织部长何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