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轻轻一笑,摆摆手:“落户星城,是理想汽车的理想,也是星城市的理想。”
这句话,让李想心头一震。
短短一句话,却把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提炼到了最本质的高度——
不是谁求谁,而是共同奔赴未来。
李想郑重地说道:
“后续,我希望在星城再投资建设第二座智能制造中心,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链集群。凡是理想汽车未来需要的,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在星城市本地布局。”
李一凡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而坚定:
“只要是落地实打实项目,只要是真正助力产业发展的,星城市永远开绿灯,永远给最优政策、最快审批、最强保障。”
两人四目相对,心中都已有了更深的默契。
这不仅仅是一次落户,一次投资。
这是一场关于未来十年产业版图重塑的深度绑定。
当天晚上,星城市政府内部连夜开会,出台了一份全新的红头文件——
《星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推进方案(2015-2025年)》。
文件明确了三大核心目标:
1.\t用五年时间,打造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车年产能突破30万辆;
2.\t用十年时间,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为中部地区第一城;
3.\t引进并培育20家以上核心配套企业,形成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同时,文件配套了近30条细化政策,包括:
?\t项目落地即奖励;
?\t设备购置补贴;
?\t用地优先保障;
?\t贷款贴息政策;
?\t科研平台共建扶持;
?\t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计划。
力度之大、执行标准之细,前所未有。
星城市,真正亮出了牌!
文件刚刚下发,就像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圈子里炸开。
深圳、苏州、合肥、重庆等地的一批上下游企业,闻风而动。
不少企业的老板连夜打电话到星城市招商局,要求预约考察、洽谈投资。
一时间,星城市,成了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最炙手可热的热土!
而理想汽车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不仅享受到了星城市前所未有的政策扶持,也在无形中,拉动了一整条产业链随之迁徙。
李想心中清楚:
——这座城市,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跟理想汽车深深绑定在了一起。
而他,也愿意,和这样有魄力、有远见的城市一起,走向未来。
那一夜,星城的灯火,比往常更加明亮。
而在李一凡办公室的窗前,他独自站着,目光深远。
李一凡心里清楚,他不会一直守在星城市。
但他希望,即使有一天他离开了,这套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仍能自主运转,成为星城市真正的未来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