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让全世界都说华夏语(2 / 2)

曹操摇了摇头,继续朝着历史回廊上看去。

时间来到正德二十年。

展现在曹操眼前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大明:

京城街道拓宽,商铺林立;运河上蒸汽船往来穿梭;新建的学堂遍布州县。

曾经被视为\"奇技淫巧\"的科学技术,如今成了显学。

最令人惊叹的是,朱厚照竟然废除了延续千年的\"海禁\"政策,在泉州、广州设立\"市舶司\",鼓励民间出海贸易。

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远销海外,换回滚滚白银。

朝堂上,新旧交替已经完成。

那些满口\"祖宗成法\"的老臣大多致仕,取而代之的是务实能干的少壮派。

朱厚照本人则更加沉稳。他设立\"议政处\",定期听取各方意见;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甚至开始编纂《大明律例》,将新政成果制度化。

正德二十五年,一个关键转折出现——朱厚照终于有了子嗣。

画面显示,皇后诞下皇子的当天,朱厚照宣布大赦天下,同时颁布《皇明教育令》,要求所有宗室子弟必须学习格物致知之学。

“这个决定很重要。”姜饼赞扬道,“确保改革不会人亡政息。”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画面中的小皇子渐渐长大。

与其他朝代皇子深居宫中不同,这位皇子从小就在格物院玩耍,十岁就能操作蒸汽机模型,十五岁随军历练,完全按照朱厚照设计的路线培养。

当画面来到正德五十年时,展现在曹操眼前的,已经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大明:

铁路开始在京畿地区铺设;电报线连接各省;新式学堂取代了旧式私塾;《大明日报》成为官方喉舌,每天刊载朝廷政令和各地新闻。

最令人震撼的是长江上的景象——钢铁建造的蒸汽轮船往来如梭,岸边的工厂烟囱林立,俨然一幅早期工业革命的画卷。

“这...这真是...”曹操语无伦次,虽然不止一次听姜饼讲过工业化,可亲眼所见与道听途说却是两个概念。

他的脸上满是震撼:“短短五十年,竟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姜饼微笑:“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一旦打破思想枷锁,华夏儿女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到了这里,姜饼目前权限所能看到了时间线彻底结束。

当最后一丝影像消失,历史回廊缓缓闭合。曹操仍沉浸在震撼中,久久不能平静。

“可惜了,不能看到更久远的未来。”

他略带遗憾的说着,姜饼却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况且,这相比于原来的正德时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也算不上最好的时间线。”

曹操先是一愣,接着想起之前姜饼说过的话,会心一笑。

“也是,有姜先生你在,每个时空每个朝代都在攀科技,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很难说啊!”

姜饼道:“很简单,让全世界都说华夏语就行了。”

曹操愣住了,他没想到居然会是如此志向,随即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栗,升起一股豪迈的感觉。

他,还能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