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祸不及家人(1 / 2)

李辰熙随着柳如云进到屋内,直到他们分宾主坐下,都没有再交流。

两人都是涵养极好的人物,哪怕不说话也不会尴尬,李辰熙知道柳如云是在等她的回答,却依然没有表示。

对于他的事,李辰熙确实有些好奇,却也没有因为这点子好奇,改变态度只为方便探听柳如云的事,依然一副冷静自持的模样。

毕竟不论是文官转武将、还是京官下放边境,其中牵扯的人员变动,以及背后的故事都不会简单。

若是再加上柳如云的出身背景,李辰熙合理怀疑其中必然和她有牵扯,不过这些她就不知道了,当然她也不想知道。

李辰熙就这么安静的坐着,柳如云亦是态度温和,一副儒将的模样,面上一如既往的挂着和煦的微笑。

待到军士将茶点布置好退了出去,李辰熙才微微拱手,声音浅淡且疏离:“李辰熙~~~~~有礼了!”

李辰熙一向没有探听旁人隐私的习惯,更何况还有一个柳如风,就那么横亘在他们之间。

哪怕她很清楚当初柳如风就是被迫的,可结果就是他一手促成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李辰熙就算不迁怒,却也不会和柳如云深交。

简单的一句回应,李辰熙并没有露出多少表情,甚至声音也是平静的,若是旁人可能就只当她高冷。

可是对面的人是柳如云,他是何等的聪慧,李辰熙言语中暗藏的冷漠疏离,很容易的就被他抓住了。

柳如云本就因为他弟弟柳如风的事,对李辰熙心怀愧疚,直接就礼让三分。

如今虽然判断出了,李辰熙不愿意多说的心思,柳如云自然不会多言,但是该有的态度他却不会回避。

注意到柳如云面上的愧色,李辰熙却不想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将刘玦写的授信,交到一旁侍立的副将手中,并示意他传过去,顺便也堵住了柳如云那欲出口的话。

不是李辰熙不想听他的道歉,而是她就不会原谅,而且在她看来,这件事本就和他柳如云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们虽然是一家人,可也不是时时刻刻待在一起,先不说那柳如风,本就是自己私下投军,去哪里也是他自己决定的,柳相和这位柳大公子并不知情;

其次是柳如风做那些事是因为‘皇命难违’,他们这些留在京都的家族亲眷,某种意义上还是他的掣肘,这样一个人质,还是不自知的人质,更是怪不到他的头上。

最后再说回李辰熙自己,她虽然不是军士,可她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她的很多认知和军士们,其实是相通的:

龙国的军士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战场之上,敌我双方你死我活各凭本事,大家立场不同,都是为了保家卫国;

至于战场之下那便是祸不及家人,这也是军士们的共识,毕竟一场战役死伤无数,若是人人都以此为由去报仇,岂不天下大乱。

所以对于军士而言,他们奉行的是技不如人就要认,谁让你平时训练不努力,即使心有不甘又如何?

要是实在过不去,有能力的你可以有仇当场就报,差点的只要能活下来,那就痛定思痛,积蓄实力下次再战,争取杀他个片甲不留。

一直以来,李辰熙也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所以哪怕对面的人,是柳如风的亲哥柳如云,在确认他不知情的前提下,她便不会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