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辩论利弊(2 / 2)

邬景和趁他们愣神之际,继续输出:“陛下自来广纳四方贤能,重视太学,修葺学府殿宇,置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诸般典籍,聘鸿儒硕学为博士、助教,传道授业。

又诏告郡县,遴选良家子弟,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送入学府,冀以学养润其心田,育济世之才。”

“大家可以反观前朝,数千年来,世卿世禄制包揽朝堂要职,直接限制百姓上升通道。 ”

再是察举制,可是后来呢?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

再后来就是刚刚乡生所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可是那只是过去。

现下元安盛行科举制,它打破门第限制,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通道。所以你们今日才能受时代福泽,坐在这里听学。”

掷地有声,直击要害,邱予初面上欣赏之色尽显。

底下鸦雀无声,刚刚还激愤的乡生此刻噤若寒蝉。

邬景和眉眼一挑,目光轻移,看了一眼邱予初又转向乡生。

“大家不是说江浙一带人才济济,高中状元很容易吗?我,邬景和,蜀地人士,而且今岁是我第二次参加春闱。”

刚刚质疑的胡乡生眸光微闪,面色复杂。

“蜀地,大家知晓吧?西南偏地,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出入受阻,艰难程度比岭南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当地第一个参加春闱的府生,我承载着全村的希望,进京赶考,可惜确实因自身不足落榜,而且因为心中壁垒,仇视女子恩科,做了一些错事……”邬景和垂下眼眸。

半晌,复而抬起头,转眼看着邱予初,眸光逐渐坚定,继续说道:“好在遇见泽世明珠指点明津,驱散心中阴霾。于是奋发图强,终在今岁蟾宫折桂。”

“大家可以想想柔然、鞑狄,这些部落虽在元安周边,但是仍旧以部族群居,逐水草而居,驯牛羊为生。温饱尚存问题,何来礼制革新一说。”

“以上桩桩件件都说明元安所奉礼制之利大于弊。”邬景和高声收尾,目光逡巡四周,“不知各位做何想?”

邱予初也扫视底下乡生,一片寂静,再无半点不平之声。

邬景和眉眼带笑,望着刚刚的胡乡生,拱手问道:“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胡乡生回之以礼,眸底划过欣赏之色:“听君一席话,才知心中偏见根深蒂固,幸得兄台拨云见日,在下受益匪浅。”说着坐下,“还请兄台继续讲学。”

邬景和面色松动,略略点头,继续讲起来:“接下来,咱们讲讲农桑与商贸如何平衡!”

“立国之初,当以农桑为重,固本培元。彼时天下初定,物力维艰,人力、财力、物力宜聚焦农桑。开垦荒田,兴修水利,改良农具,使百姓衣食有着,方可稳定人心,为后续发展攒聚力量。

待农桑初兴,物资略丰,便可审时度势,适度开放商贸。辟丝路,开榷场,整饬市肆,规范度量衡,立公平商税,促商贸蓬勃,借其活力添国之羽翼……”

邱予初眸光闪烁,看着底下的乡生都在认真听讲,心下一阵欣慰,邬景和自然也是堪用之才。

“是何人在此讲学?”粗犷之声由远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