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李世民的变通(2 / 2)

“谢过陛下。”

房玄龄紧接着道:“太子殿下认为如今的大唐,不止是要变法,更重要的是儒家学说并不适用于大部分百姓。首先百姓们读不起书,什么儒家不儒家的百姓只能懂得粗浅的道理。”

“而太子殿下的理念是,以商强国,民富国强的理念。这完全和儒家背道而驰,可太子殿下所提的以商强国,民富国强的道理,也不是没道理,商、军、政完全分开,这样就会彻底的打压世家,不管是关陇贵族,亦或者是五姓七望,都会受到打压。”

“以商强国?民富国强?商、军、政分开?”李世民眉头紧蹙嘴里细细品味着这些话。

似乎李承乾现在搞得就是这种模式。

房玄龄颔首道:“没错,臣曾询问过太子殿下,何为商、军、政分开。太子殿下的回答是商不掺和政,一旦商政掺和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世家。也就是从商者不得参与军、政的事情,从政者不得参与从军、商一事,从军者不得参与商、政一事。”

“通俗的来说,以户为例。那就是这一户当中,商、政、军只能选择一样。要么从商、要么从政、要么从军。当然从商不代表不能做官,做的官只有提议权,没有决策权。”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如今大唐军政商太混乱,好比如今世家就有从商、从政、从军者,这三者如果都做到了一定的位置,就容易催生出世家。”

这么一听,李世民倒是觉得有些意思。

确实是这么回事。

五姓七望、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好像都参与了三者之中。

关于治国,李世民就非常有兴趣,询问道:“那么如何军政商分开呢?”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以军强国,以政强民,以商强军。”房玄龄摇头晃脑道。

以军强国,以政强民,以商强军?

“这是何意?”李世民一下子被绕进去了,有些不明白。

以军强国可以理解,以政强民,以商强军是什么意思?

李靖这个时候站出来道:“玄龄,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政就是法,以法治国?以政治改善百姓生活?”

“没错。”房玄龄颔首道,对李世民拱手道:“如今大唐贵族太多,想要以法治国很难。太子殿下曾经就提出过赎铜这条律法,太违背道德和人性。”

“为什么大家都想做官?因为做官有太多的优待,得到了这些优待却不想着为百姓办事。”

“太子殿下的设想是做官就要为百姓做官,多提出一些利于百姓民生的政治,而不是天天谈论的都是关乎自家好处的政治。”

“另外以商强军,那就是大力发展商业,多收赋税,充盈国库,有钱了自然可以发展军事。”

“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想法虽然与如今的朝堂背道而驰,可也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以政强民,首先让百姓富裕,百姓富裕了选择从商、从政、从军也就多了,有了选择性,从商的才能够多缴赋税,国库有钱了,军事自然就会增强。”

听了这么一解释,李世民好像明白了。

以政强民,如今大唐是在做,可和李承乾的想法不同。

如今大唐做的是发展农业,而李承乾做的是发展商业。

以军强国,如今的大唐也在做,军事几乎达到了顶峰,还在不断地增强军事。

至于以商强军,大唐确实没做到。

因为税收的限制,导致了大唐如今的国库已经很穷。

李世民想了想道:“此事,朕考虑考虑,可给僚族分封自治区又有何关系?”

“陛下,有关系也没关系。”房玄龄卖了一个关子道。

“哦?”李世民一头雾水。

什么叫有关系,又叫没关系?

房玄龄解释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太子殿下所做之事,都喜欢被称之为自治区?比如突厥,还有未来的赌城。太子殿下想要的就是典型。这个自治区不代表国中国,而是代表着太子殿下发展的政策对与错,如今谁也不能说太子殿下的办法是好的,所以划分自治区,不改变大唐其它地方的政治,只改变自治区的政治。”

“成,则可以推广。不成,影响的范围也不大不是?”

“太子殿下把这称之为:测验区。”

李世民这下彻底明白了。

怪不得李承乾搞一样就是自治区,还搞出一大堆的道理来。

“那太子准备把僚人安置在哪片区域?”李世民问道。

张阿难眼疾手快的让内侍取来了大唐舆图。

在图上找了找,房玄龄指了两个地方道:“魏征之前在循州、潮州等地开荒,这也是太子殿下选好的地方,按照信中所说,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在循州、潮州这片区域划分为自治区。”

看着舆图,李世民大致清楚了位置。

想了想。

“既然太子想要测验,那朕自然是支持,同时也想看看太子的办法可行不可行。”李世民心动的是李承乾所说的道理,但实际却不知道,所以同意的说道:“只要太子能够招安僚人,这一片区域就按照太子的想法,将循州和潮州作为自治区,除了最高官员任免和军队驻守外,其它都可按照太子意思办。不过五十年太久了,朕看不到,就按照十年,这十年对测验去朝廷不收任何赋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纷纷拱手道。

都知道秦朝的强大是从商君变法开始,如今大唐太子也想要变法,虽然不能大面积实施,可测验区能够成功,也是可以的。

如果成功了,那么能够能够说明大唐未来会越来越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