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只要是对的,再麻烦也要坚持到底(1 / 2)

张恪清这句话说出来,很多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他们哪个单位没有关系户?

关系户的能力如果强,那还不必操心,如果能力不怎么样,又不能得罪,那就只能让这些关系户去蹭论文。

在一些研究组挂个名,每天没啥事儿做,然后出了论文之后挂个名,一样能跟着评职称,跟着升职加薪。

甚至他们的一些亲属,也都这么干。

当然不会放在自己单位,而是弄到朋友的单位去,几年之后,就能弄到一个高级职称。

之后即使不留在单位,放在社会上也会是别人眼中的“专家”,同样收入很高,还很有面子。

张恪清接下来又说了好几条准备试行的政策,越说那些人脸色越难看,可再没有人站起来反对。

因为他们都担心被张恪清针对,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散会之后,其他人都走了,王丽莉却留了下来。

“张书记,您的手段有些太激烈了,他们恐怕都不会认真执行。”王丽莉提醒道。

这里面的一些事情,她当然也都明白,可之前那么多人都没解决呢,张书记怎么突然想着要强硬的解决?

又不是一个单位,而是全省所有地市,所有高校,所有科研技术相关的机构都要改革,涉及到的人太多了。

难道之前的一些领导就没发现?他们也在慢慢的改,但手段都比较温和,像是张恪清这么严厉的还是第一个。

张恪清坐在椅子上:“丽莉同志,不严厉一些不行,如果跟之前一样,只是下个文让各单位自查,那么结果就是各单位报上来一些小问题的人来交差,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民营企业振兴的政策推行时,其实就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

“那么多科研机构、省直机关的技术人才,到了下面之后根本不堪大用,有些只是理论型的,有些甚至连理论都不怎么样。”

“当然确实有一些真正的人才,可其中有不少也在混日子,有的在等着退休,有的则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之外的地方,私下里去给一些企业和个人做顾问,做技术指导,赚的比工资更多。”

“有些时候甚至搞不清楚,哪个是他们的主业,哪个是副业。”

王丽莉有些惊讶:“张书记,这个情况很严重吗?”

她是郑城的市委副书记,郑城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她的责任,要是有许多人工作不好好干,却偷偷出去赚外快,那对她也有负面影响。

张恪清安慰道:“你不用紧张,市里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可能因为在省委眼皮子底下,不太敢这么做,也可能是都到了省城,那些人自然会去请省里的专家。”

“但是在省直机关和其他地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民企办其实已经接到了不少的投诉,还有一些拿着民企办补贴,去做技术指导,然后又暗示对方请自己做长期技术顾问的。”

“比如一些做种植的农户,那些技术指导往往有不止一个方案,但他们会推荐农户花费多的方案。”

“还有一些方案治标不治本,当时看着解决了,回头还会出问题,再求助的时候就排到了后面,会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