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秦穆公羊皮换贤(2 / 2)

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秦穆公为了加强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系,采取了一项重要的外交举措,那便是从晋国迎娶其太子申生的姐姐为妻。

这一联姻之举,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使得秦晋两国在政治关系上更加紧密,通过婚姻的纽带,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不仅有助于秦国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也为日后两国之间复杂的交往互动埋下了诸多伏笔。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这种联姻关系并未能完全消除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日后的岁月里,秦晋两国之间依然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纷争。

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国内局势复杂多变,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斗之中。晋献公在与周边诸侯的征战中有所斩获,在俘获的众多敌人中,有虞国大夫百里傒(即百里奚)。

百里奚本是虞国一位才华横溢的忠臣,他心怀天下,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他在虞国时,一心辅佐虞国国君,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然而,虞国因各种缘由被晋国所灭后,百里奚不幸成为了晋国的俘虏。命运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曾经的忠臣沦为了阶下囚,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而在晋献公为太子申生娶亲的陪嫁队伍中,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奴仆送到了秦国。

在从晋国前往秦国的途中,百里奚不甘心成为他国的奴仆,他的心中燃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施展才华的追求。他一心想要重获自由,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别的地方施展抱负。于是,在行经楚国边境的时候,百里奚瞅准时机出逃。他趁着守卫不注意,偷偷地逃离了队伍,向着自由的方向奔去。

然而不幸的是,他出逃时被楚国边境上的人逮捕,又沦为了楚国的囚徒。他的命运再次陷入了困境,似乎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能之名,对他的才华和智慧早有耳闻。秦穆公深知,若能得到百里奚的辅佐,秦国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他本想用重金赎买百里奚,可他深知楚国人生性狡黠且自重其人,若大张旗鼓地用重金去赎买,楚国人必定会起疑心,不肯轻易放人。秦穆公思索再三,经过深思熟虑,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他派人前往楚国,对外宣称百里奚只是秦国当初陪嫁过去的奴仆,现在丢失了,想用合理的价格赎回他。

为了掩人耳目,他让使者带了五张黑公羊皮。使者按照秦穆公的吩咐,来到楚国,与楚国的官员进行了交涉。经过一番周旋,使者成功用五张黑公羊皮从楚国人的手中赎回了百里奚。

百里奚被赎回秦国后,秦穆公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释放了被当作奴仆的他,并且亲切地与他谈论起秦国的国事。面对秦穆公的询问,百里奚一开始出于谨慎与自尊,推辞回答。他对秦穆公的意图心存疑虑,不知道这位秦国国君是否真的能够赏识他的才华,是否能够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但秦穆公认定百里奚定是有非凡的才华,他非常坚持询问,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耐心。他向百里奚阐述了自己对秦国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期望,表达了对百里奚的敬重和信任。

在秦穆公的真诚打动下,百里奚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与秦穆公展开了深入的交谈。两人一谈就是三天,在这三天的交谈中,秦穆公被百里奚的见识广博、谋略过人所折服,心中大为高兴。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治国安邦的大才,于是当即将国家的政事交给了百里奚处理,并且尊称他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在秦国得势后,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朋友蹇叔的教导。他深知蹇叔之才堪比自己的多倍,若得蹇叔相助,秦国必能飞黄腾达。于是,他极力向秦穆公推荐蹇叔。

秦穆公也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君主,在得知蹇叔的贤能后,便派人带着重礼前往迎接蹇叔。使者带着秦穆公的诚意和重礼,长途跋涉,来到了蹇叔的住处。蹇叔看到秦国使者的到来,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秦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己若能前往秦国,或许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秦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也被秦穆公的求贤若渴和百里奚的真诚所打动。

于是,蹇叔带着满腹的才学和对秦国发展潜力的期许来到了秦国。秦穆公见到蹇叔后,立刻封他为上大夫。至此,这两位贤才汇聚秦国,他们齐心协力,开始为秦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他们共同制定国家政策,整顿政治秩序,发展经济,训练军队,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秋意渐浓的季节里,秦穆公为了拓展秦国的疆土,增强秦国在诸侯间的威望,亲自整军经武,亲率大军踏上了攻打晋国的征程。秦国的军队在秦穆公的率领下,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晋国进发。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勇气,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双方在河曲(今山西永济南)这个战略要地相遇,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彻云霄,双方的士兵都在为了各自的国家奋勇拼杀。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战场上空,遮天蔽日,让人几乎看不清眼前的景象。士兵们的呐喊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而又壮观的战争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