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变得很安静。
唯有徐达徐天德的声音,在悠悠回荡。
稳!
众人心中浮现出同样的念头。
这位魏国公,虽然多年不曾带兵,但他的军事思想一如既往的稳健,甚至因为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稳如磐石,此刻将他心中的计划,对着当朝天子,对着大明朝的文武百官,娓娓道来,令所有人都有一种通透的感觉。
事无巨细,相当于是将此次还在筹备中的西征,进行了一场极其完备的推演,将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分兵进击,怎样建设粮道,如何拿下首战,又如何乘胜追击,万一遇到不利,应当如何摆脱困境,鼓舞士气……
叹为观止!
就连昔年曾经跟这位徐将军并肩作战的老兄弟,都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更何况,如今大明的朝堂上,已经是换了许多新鲜年轻的面孔,他们或许只是听过魏国公当年的威名,却并没有真的见过他带兵打仗。
但是今天,听到这番话,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
不愧为开国第一武将!
不愧为大明第一名将!
如此安排设计,即便是深入敌国,竟仿佛也完全在这位徐将军的掌控之中。
这样的煊赫兵锋,谁能抵挡?
“天德,辛苦了。”朱元璋目光落在徐达身上,虽然见这位熟悉至极的老将,精神抖擞,穿着朝服却也像是甲胄在身,依稀还是当年那个纵横无敌的徐大将军,但他却能透过表面,看到徐达内里的疲惫。
不容易啊。
从御书房奏对,到今日朝堂上正式将西征的话题提出来,这才过去短短两日。
两日时间内,魏国公竟然就能提出如此完备的整体战略,细致到了极点,大到整个军队的调度路线,小到一个运粮队的设计筹谋,俱是一丝不苟,面面俱到!
要做到这一点,即便徐达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也至少需要者两天的时间里,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扑在行军地图上,所以现在的徐达看似精神饱满,其实以他的年龄,两天两夜不曾合眼,怎能不露出疲态?
徐达闻言,连忙拱了拱手,皇帝面前,哪敢居功。
只是此次西征,兹事体大,他身为当朝第一的大将,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这征西大元帅的位置,除了徐达,再无任何人能够担当。
“众位爱卿。”朱元璋点了点头,将目光缓缓环顾,沉声道:“刚才魏国公的整体思路,大家都听到了,朕已经决定,要依照魏国公的建议,筹集大军合计五十万,号称百万,务求一举拿下帖木儿汗国全境,毕其功于一役,让西域诸部就此成为大明掌控的领地。”
五十万!
众人心中凛然。
要知道,刚才徐达陈词的时候,说的也只是四十万大军而已。
现在,皇帝竟然又给加了十万,足见圣上对此事的决心。
十万人,在这里说出来,只是一个数字的更改。
可是要多派遣十万人,所需要的钱粮耗费,以及整个战争的花费,增加的可不只是两三成而已!
百万大军,横推帖木儿汗国,这是真要摧枯拉朽么?
“启禀父皇,儿臣有话说。”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竟是穿着甲胄上朝,英气勃勃,正是四皇子朱棣。
诶?
众人吃了一惊,十分意外。
暗想难道这位在安南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四皇子殿下,有意要跟徐老将军争夺这枚征西的帅印?
有点意思!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