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达茫然,啥意思?
长须老头一哽,差点忘了,阿达是个没文化的异族人,便换了个例子:“好吧,就说马镫和马鞍。在这两样没出现之前,中原骑兵也不是草原骑兵的对手。出现这两样后,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两者的实力差距。”
说到这个,阿达就懂了。
现在草原牧民也习惯用马鞍和马镫!
一想到火器落入敌人手里,阿达彻底坐不住了。搞起来!练起来!
阿达亲自打头,挑选出三十名火枪好手,决定去挑个对手,演练一下战术。
云国公曾在一场军官内部研讨会上,开展过一次《关于火器应用的猜想》的演讲。
阿达有幸旁听过。
云国公在会上提出,火器应用优先选择用火力覆盖,但在己方火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可选择三三制。
阿达和其他所有的军官选择都一样,火力覆盖好是好,但太费钱,所以还是去研究下三三制吧。
对于演练目标,阿达选择桐汭县最大的山匪。
桐汭县曾派兵多次剿匪,都没能成功。
阿达猜测,光靠二三十人,可能会拿不下这群山匪,恰好可以让他们多刷几次,积攒经验。
云州根据地和匪窝,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阿达等人带着十担粮食,几片猪肉,就出发了。
他们找了一个视野良好的僻静山坡,进行常规训练。
列队冲锋,卧倒,战术动作基础训练,综合枪械,手榴弹的使用讲解。
经方隐年提供思路,军工坊努力研究,终于制成手榴弹!量不多,也就一箱子,被顾南夕分一半给李明德,一半给阿达。
手榴弹还未投入过实战,谁都不知道效果如何。
刚热完身,负责警戒的云州士兵发出报警:“山下有一队匪军,即将暴露在我们的射程中。”
匪军人数不多,也就三四十人左右,还押着十几个百姓。
“阿达,开打吧。我们的地形很好,顺着山路下去,附近有山林可以伏击。”
匪军大摇大摆地从山间穿过,时不时拿鞭子抽老百姓,态度很是嚣张。
云州士兵们跃跃欲试。
阿达咳咳两声,先警告一番:“他们队伍里还有普通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咱们不要用手榴弹。”
说完,阿达仔细回忆云国公在会上所讲的内容,依葫芦画瓢,进行兵力布置。
他先安排四个人在原地盯着,山坡上的视野很好,能随时观察是否有匪军的援军。
然后安排三个人,作为手榴弹投掷组,设置在距离山路大概二十米处。
虽然这场小战用不上手榴弹,但是为了演练,该有的都得有。
阿达又叫五名枪法最好的云州士兵,埋伏在小树林里,负责点射匪军头目。
其他人则跟他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