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游玩最后一站(2 / 2)

第二天,众人继续前行,终于抵达了余姚河姆渡。这里是龙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河姆渡遗址,众人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件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这件文物正泛着淡淡的血色,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岁月沧桑。

李一楠在干栏式建筑遗址中漫步,突然,他在一堆碳化稻谷前停下了脚步。

他好奇地捧起一些稻谷,仔细观察着。就在这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掌纹竟然与七千年前的指纹重合在了一起!

离开河姆渡后,众人来到了井头山。

这里有一片巨大的贝壳堆,在夜晚会发出微弱的荧光。

陈爽被这神秘的荧光所吸引,她忍不住走近贝壳堆,想要一探究竟。

当她用手轻轻拨开贝壳时,竟然挖出了半枚带有鲸鱼齿痕的陶埙!

陈爽兴奋地拿起陶埙,试着吹了一下,没想到,这一吹,竟然惊动了四明山巅的云龙瀑,只见瀑布如银龙般腾空而起,气势磅礴。

最离奇的事情发生在众人登临天姥山的那一天。

当他们走在谢公古道上时,突然间,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这酒香仿佛来自古代,让人陶醉其中。

刘初夏好奇地四处寻找,终于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片霓裳羽衣的残片。她拾起残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而杨晶晶则被路旁的一块《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石刻所吸引。她走近石刻,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

忽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雨滴落在石刻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杨晶晶惊讶地发现,每一颗水珠里都映着不同朝代的剡溪月色,仿佛这些水珠是时间的容器,将历史的瞬间永远定格在了这里。

夜宿沃洲湖,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真君殿内,藻井高悬,古色古香。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藻井中的《世说新语》竹简缓缓落下,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

武文彬眼疾手快,伸手接住了这支竹简。

然而,当他定睛一看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竹简,而是一支精美的玉哨。

玉哨通体洁白,温润如玉,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武文彬心中暗自惊叹,这支玉哨究竟有什么来历呢?

正当他思索之际,一阵悠扬的鹤鸣声传来,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

武文彬心头一震,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传说——支道林放鹤。

传说中,支道林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喜爱养鹤,常常与鹤为伴。

有一天,他将自己心爱的玉哨送给了一只鹤,从此这只鹤便成为了他的信使,每当他思念远方的友人时,便会吹响玉哨,鹤便会飞到友人身边传递消息。

难道这支玉哨就是支道林放鹤时所用的那支吗?

武文彬心中涌起一股激动,他决定要解开这个谜团。

与此同时,芒种时节,上林湖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澈。

传说中,这里隐藏着越窑龙窑的秘密,而芒种这一天,正是揭开这个秘密的时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上林湖的湖面上时,湖底突然泛起一阵青光。

人们惊讶地发现,湖底竟然隐藏着一座古老的龙窑,窑口冒着缕缕青烟,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龙窑的青烟中缓缓走出,他身着古装,面容清瘦,宛如仙人。

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唐代诗人陆龟蒙。

也不知道这个演员是不是太过专业,反正就是整个人一扮上就让人感觉是陆龟蒙。

陆龟蒙微笑着看着众人,他的手中拿着一只精致的瓷碗,碗上刻着摩羯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这只碗正是用寺龙口的瓷土捏制而成的,而寺龙口瓷土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色泽而闻名于世。

陈爽对这只瓷碗爱不释手,他决定用寺龙口的瓷土也捏制一只同样的摩羯纹碗胚。

经过一番精心制作,碗胚终于完成了。当他将碗胚放入龙窑中烧制时,心中充满了期待。

数日后,开窑的时刻终于到来。当窑门缓缓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陈爽紧张地看着窑内,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够成功。然而,当他看到窑内的景象时,却惊讶得合不拢嘴。

窑内的碗胚竟然变成了一只与法门寺地宫同款的八棱净瓶!

这只净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与法门寺地宫中的那件国宝级文物如出一辙。

众人都被这惊人的发现所震撼,他们纷纷猜测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而陈爽则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为自己能够烧制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荷花芯窑址,李一楠漫步在古老的窑址之间,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突然,他在一堆碎瓷片中发现了半片“官”字款匣钵。这半片匣钵虽然残破不堪,但上面的“官”字却清晰可见。

李一楠心中一动,他拿起这半片匣钵,仔细观察着。当他将匣钵对着阳光时,匣钵的残片倒影里竟然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吴越国进贡中原的船队正驶过浙东运河,船上装满了精美的瓷器,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