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航南极圈(B)~金秋十月的出征计划(2 / 2)

具体的航行路线就是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或新西兰补给后,依次停靠在中山站、长城站、罗斯海新站等。

这条航线的优点就是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考察站的任务,适合一船多站的科考模式。但缺点就是航程长,耗时多,对船舶的续航能力和破冰能力要求比较高。

此外,还有一个备用的特殊任务航线,这条航线的起点仍然是中国上海。

具体航线路线机动灵活,是根据具体科考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中途停靠点和目标区域。例如,前往罗斯海新站进行建站任务时,可能会选择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出发。

这个机动航线的优点就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调整航线。而缺点就是需要根据科考任务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规划,对气象和海冰条件的依赖性强。

目前,中国南极科考的主流航线是经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优化航线,特别是弗里曼特尔港~中山站的路线,因为其经济性和安全性而被广泛采用。不过,具体航线的选择还是需要根据科考任务、气象条件、船舶的性能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中国海洋科学研究院根据中国已经在南极地区建设了多个地点的科学考察站点,根据科考任务要求,决定采用第三条航线环南极航线,为此又特意在秋季的九月下旬对全体科考队员们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突然演练化实战全能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