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伯利亚海的海底地形相对平坦,平均海水深度大约是52米,是北冰洋中最浅的一处海域之一。其西部通过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与拉普捷夫海相连。东西伯利亚海的沉积物主要由冰川沉积物和河流带来的泥沙组成,这些沉积物在地质历史中记录了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的信息。
该海域的海洋环流受到北极涛动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流动模式,对区域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在气候和环境变化方面,东西伯利亚海是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其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东西伯利亚海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地生态系统:东西伯利亚海位于北纬70°以北,气候严寒,结冰期长达9个月。这种极地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极地生态系统,许多生物在此适应了极端的寒冷条件。
2.冻土层影响:该区域的冻土层(永冻层)对生态系统有深刻影响。冻土层限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也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动,导致植物多为耐寒、低矮的苔原植物,如地衣、苔藓和小灌木。
3.丰富的海洋生物:东西伯利亚海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海豹和北极熊栖息。这些动物不仅是该地区的标志性物种,也是俄罗斯的国宝。
4.河流注入影响:印迪吉尔河、科累马河等河流注入东西伯利亚海,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支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繁荣。海域内的盐度在15%0-30%之间,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存。
5.季节性变化:由于气候严寒,东西伯利亚海的生态系统在冬季和夏季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大部分海域冰封,而夏季则生机勃勃,生物活动频繁。东西伯利亚海是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其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