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了摧毁中国的抗战大后方基地重庆,妄图从根本上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同时企图通过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轰炸,来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决心。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残忍的手段,可以让中国人民感到恐惧和绝望,从而放弃抵抗,屈服于日本的统治。
然而,日本的这一计划完全是一厢情愿,他们天真地认为通过恐怖轰炸可以让中国人民屈服。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国人民并没有被他们的暴行所吓倒,反而在面对如此残酷的轰炸时,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和勇气。
这些恐怖轰炸虽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但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强烈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恐惧和绝望所吞噬,而是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们深知,只有通过顽强的抵抗,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扞卫国家的尊严。
日本的这一计划不仅没有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反而让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共同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不分彼此,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外敌。这种团结和坚韧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日本妄图通过恐怖轰炸来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服投降,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坚持抗战,绝不向侵略者低头。无论日本如何疯狂轰炸,中国人民都将坚定地站在抗战的第一线,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次重庆轰炸是由日军海航空第4支队和日军海航轰炸混成8支队联合组成的,他们在这次行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而日军陆军8旅团则作为辅助力量,向宜昌守军施加压力,为了分散守军的注意力和兵力,日军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他们不仅在正面战场上发动猛烈攻击,还通过派遣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和突袭,使得守军不得不分兵应对。这种多线作战的方式让守军疲于奔命,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有效防御。
同时,日军的进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他们根据重庆地区的地形和守军的部署,灵活调整战术,有时采用迂回包抄,有时则直接正面强攻。这种变化无常的进攻方式让守军难以捉摸,防不胜防。
这样的配合给重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城市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日军的暴行激起了重庆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与守军一起共同抵御外敌。
当重庆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们迅速做出反应,下达命令给防空和空军部队,要求他们采取行动。这个消息像闪电一样迅速传播开来,很快就传到了张志国那里。
张志国命令李天作为川陕地区的指挥官,他对当前局势有着非常清晰且深刻的认识,他深知此时此刻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耽搁,因为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有可能对最终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如此紧张的局势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踌躇不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不决,而是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地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
他迅速下达命令,调遣驻扎在川陕地区的空军部队,要求他们立即启程,前往需要支援的地方。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强大的战斗力,相信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当前的危机贡献力量。这些勇敢的飞行员们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挑战。
然而,就在空军部队准备起飞时,却收到情报,日军似乎早已料到我方支援,在必经航线上设下了重重埋伏。李天眉头紧锁,这是一场硬仗。但他没有退缩,迅速调整战术,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佯装按原路线飞行,吸引日军火力,另一路则绕道从侧面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