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故人来访(1 / 2)

笙书传 山里听雨 1137 字 18小时前

却说高笙书听了夏谷的禀报,起初是异常的惊诧,过了一会,他也冷静下来,问:

“夏将军,据本王所知,余将军久经战阵,平常十分谨慎,而你,还有赵勇高等几个旅的指挥使,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而且,此次你们还有四万多精兵,他们可都是经过与蛮夷血战的老兵,怎么如此轻易就被敌军消灭呢?你把双方交战详情细细说来,本王要好好参详。”

“殿下,末将遵命。我军与殿下的大军分兵不久,就一路向南,来到了离京城不到百里的荣城附近。荣城虽是一个小城,但余将军说此城富裕,如果攻下此城,可为保障我军粮草辎重军械的消耗,于是,余将军就把我们四个旅指挥使召进大帐,商议攻城之策。

“可是,正当我等几人商议之时,担任中军警戒巡逻的探子匆匆来报,说不远处有一支大军向我军靠近。此时天色渐晚,我等几人顿时大惊,一时也不知道这里会突然冒出敌军。不过,余将军临危不乱,立刻下令迎敌,他亲自带领第九、第十旅负责正面阻击敌军,末将的第十一旅负责右翼,赵勇高将军的第七旅负责左翼……”

“咦,这样的排兵布阵,你们四个旅互为倚靠,我军已经安营扎寨,就是有数倍敌军的进攻,敌军要消灭我军也必定伤亡惨重。况且,我军还有火雷,近距离对着敌军投掷,不但可以大量杀伤敌军,还可以对敌军有大大的震慑作用,你们为何就这么快便全军覆灭了呢?”

“是啊,起初敌军骑兵来攻,我军坚守不出,只用箭矢远远地射杀敌军,敌军一时也是无可奈何。可是,没过多久,负责左翼的第七旅大营忽然失守,敌军便乘虚而入,我军寡不敌众,顿时陷入苦战。末将见败局已定,只好带领部分将士且战且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才突围而出。整个十一旅万余将士,跟着末将回来的,堪堪不到三千来人,真是惨不忍睹啊。”

“那其他三个旅呢,有人跟着你们一同回来吗?”

“没有,而且根据末将揣测,他们很可能就已经全军覆灭,因为末将在与敌军交锋时观测,袭击我军的敌军数倍于我军,而且战力比较强悍,余将军、赵将军他们断无生还的可能。”

高笙书一时实在想不出这支敌军来自何方,正在想着下一步如何应对之策。这时,中途进帐,已在旁边听了许久的魏笙武道:

“殿下,据夏将军所言,敌军势大,我军决不可轻敌,而且荣成离崖城这边也只有百里,敌军须臾之间便可杀到。末将以为,我军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应立刻暂时撤离围困崖城的队伍,合兵一处,以防不测。望殿下三思。”

对对对,我军现在将崖城围得铁桶似的,自己的兵力就显得分散单薄了,如果敌军突然杀到,我军必定会被全面突破,而且城中的李自言肯定也会趁机杀出。面对如此强敌,咱的队伍说不定就会立刻崩盘。现在咱能与澄如一较高下的,便是咱这数万将士,如果没了他们,咱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不行,先保存实力要紧。

“嗯,魏将军所言极是,你立刻传令各旅集结,并向后撤退三十里,严密大营的防守,防止城中敌军偷袭。还有,夏将军稍事休息后,明日立刻带着轻骑兵,前往荣城方向打探,看看那支敌军的动静。”

第二天,正当高笙书对着夏谷面授机宜,让他带着一百余名轻骑兵准备出发,这时,忽然有一骑来到高笙书大军的营前,口中高呼:

“笙亲王殿下听仔细了,我家元帅是殿下故人,要见殿下,特命小的前来通报,望殿下回复!”

如此反复,一直在大声呼喊。

高笙书刚好离营门不远,听的仔细,他心中纳闷,咱的哪个故人如今是澄如那边的主帅?咱在脑子里排排队,觉得朝中高官中除了那个高成,还有谁与咱有交情呢?可是,那高成过气皇亲一个,他哪能轮得到担任主帅?

高笙书脑子转了好大一圈,也想不出到底是谁要来见他,不过,咱觉得不管是谁,见见总是无妨,说不定,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来投诚我军也说不定呢。

于是,他对楚中天说:

“你去告诉那人,既是故人来访,本王定会备下好酒好好招待,即使互为敌手,本王也会与他喝上一顿酒再做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