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成为标配,当无人舰艇和水下潜航器组成蜂群作战单元,未来海战将彻底颠覆传统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海军的定位应该是‘技术驱动的变革者’。
我们不仅要适应变革,更要引领变革。就像今天讨论的热管理技术,看似是个小问题,却可能决定着整个武器系统的成败。
未来的海军工程师,必须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能力,在材料科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
待三人说完后,众人点了点头纷纷议论起来。
而一直作者没有说话的汪良工呢。则是停下自己手中的笔,然后看着在座众人开口说道:“从装备发展的角度,我认为未来海军应该是‘模块化、可重构’的作战集群。
就像我们的能源模块一样,未来的舰艇、飞机、甚至武器系统,都应该采用标准化接口和通用化设计。
这样一来,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可以快速组合出最优化的作战单元。
比如在低强度冲突中,以无人舰艇和无人机为主力;在高强度对抗中,则迅速整合航母战斗群和战略核潜艇。
这种灵活性,将大大提升海军的作战效能和响应速度。”
听到前面几人的讲述,在座众人都不由的点了点头,大家说的都非常好,都讲出来了未来海军的形态。
首座领导的目光扫过会议室,落在后排那个始终认真记录的身影上。
他看着在那儿装模作样认真做笔记的吴浩不由想笑,随即带着笑意冲着对方问道:“小吴,看你听的那么认真,你对未来海军应该有更独特的想象吧?”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过来。陈司长笑着推了推眼镜:“对啊,我们都听惯了技术术语,不如听听年轻人的‘科幻视角’。”
见状吴浩放下手中的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
“我昨天晚上翻了翻《海军战术思想史》,”
他看着众人微笑着开口说道:“发现每一次海战革命,本质上都是能量运用方式的革命。
帆船时代比拼的是风力转化效率,蒸汽时代看锅炉功率,现代战争则是电能的博弈。”
李建明饶有兴致地转动钢笔问道:“所以在你眼里,未来海军的核心是‘能量霸权’?”
“不完全是。”
吴浩调出一份泛黄的档案照片,那是1949年起义的“山城舰”,锈迹斑斑的甲板上站满了意气风发的水兵。
“我曾拜访过一位当年参与过这艘舰的修复工作的专家,他总说‘军舰的灵魂不是钢铁,是驾驭钢铁的人’。
现在我们有了超级电容、固态电池,但我更在意的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