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太平山下的对峙(2 / 2)

盖州传 于学忠 919 字 3个月前

老爷庙与姜家房,两座紧邻太平山的小村庄,此刻已成为了清军抵抗日寇的前沿阵地。驻守在此的是徐邦道的拱卫军与姜桂题的铭军,他们虽装备简陋,但士气高昂,誓死保卫家园。

徐邦道站在老爷庙前,望着远处渐渐逼近的日军火把,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兄弟们,今日之战,非生即死,我们要让倭寇知道,中华男儿,宁死不屈!”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传遍了每一个士兵的耳畔,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斗志。

姜桂题则在姜家房内,紧握着手中的长枪,眼神坚定。“铭军儿郎,随我杀敌报国,让后世铭记我们的英勇!”他的话语简短而有力,铭军将士们齐声应和,士气如虹。

随着日军越来越近,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突然,第一声炮响划破了夜空,紧接着,炮火连天,照亮了半边天际。乃木希典的炮兵联队开始了猛烈的炮击,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孙家岗子清军阵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与此同时,隐歧重节率领的步兵也开始冲锋,他们喊着刺耳的口号,挥舞着刺刀,向老爷庙方向逼近。而秋山好古的骑兵大队,则如同锋利的刀刃,从侧翼切入,直插清军腹地。

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徐邦道和姜桂题没有退缩。他们亲自上阵,挥舞着武器,与士兵们并肩作战。老爷庙与姜家房之间,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杀啊!”徐邦道一声怒吼,带领拱卫军将士们冲向敌阵,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忽隐忽现,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

姜桂题则率领铭军,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进行阻击。他们的枪法精准,每一枪都似乎能洞穿敌人的心脏。然而,日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铭军的防线渐渐出现了裂痕。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老爷庙与姜家房两处的清军阵地都陷入了苦战。但就在此时,奇迹发生了。一群原本在附近村庄避难的百姓,被战火的轰鸣惊醒,他们拿起锄头、镰刀等农具,自发地加入了战斗。他们的加入,虽然无法改变战局,但却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