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说得都算是委婉的。
也是顾忌着身边这老同志。
实际上的情况是,经过前些年的动荡,现在不少知识分子都不敢有任何出格的动作。
虽然她们这次找的是法律相关的专家,但不少人一听要请他们去岛上开讲座,二话不说,就是摆手拒绝。
开玩笑,出这么大风头,是生怕别人不惦记自己不去举报自己吗?
就算是有些意向的,开口就要上面部门的内部派遣红头文件。
没有红头文件,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说要是她们有什么法律相关的疑问,他们可以私下代为解答,但更多的,他们就无能为力。
妇联是官方部门,当然可以以妇联的名义和一些部门展开友好交流活动。
但这么一来,不光是牵扯的部门变多了,事情会变得更加不可控。
国家部门之间的派遣和安排,一个个部门都需要签字同意,耗费的时间都得是几何倍数增长。
金主任从一开始就说了,这次普法讲座还只是试行。
说白了,就是没想着一开始就往大场面闹。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旦知道的人多了,场面大了,就是原本是好事,也容易变成坏事。
按照金主任的办事准则,她一向是习惯先小范围试行,效果不错,才会整理成文件送到市妇联那边。
这样一来,要办的实事办成了,可能会有的风险规避了,她在领导跟前也露脸了,该是她的功劳,别人也抢不走。
这的确能减少风险,但也让很多人不敢轻易答应。
他们也不敢承担风险啊。
到后来,倒是有几个人动摇了,只是没想到,这几个人面上一副清风明月的做派,私底下却暗搓搓问她们,要是答应去开讲座,除了正常的差旅费,单位私下还有没有什么表示。
几乎是明示要好处了。
险些没让几个年轻干事当场变脸。
可能也是看出了没额外的好处拿,连那几个原本有些动摇的人,最后也拒绝了。
就在几个干事一筹莫展,都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去请金主任出马的时候,还是他们之前找的一个老专家看不过去,终于松口,帮忙引荐了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
也就是现在姜琴眼前这位老同志。
其实,就连这位老同志,在一开始听到说要开什么讲座的时候,也是直接一口拒绝。
险些连门都没让她们两个进。
最后还是她们及时换了说法,也不说讲座场面多大,只说是为了帮扶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拿出妇联这五年来的各种数据来,一一展现给老教授看。
老同志这才算是松了口。
却也没一口答应,只说要先跟着她们两个,来葫芦岛上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他具体要看什么情况,两个年轻干事也是没想明白。
但反正,他态度的确是松动了。
这不,两个人二话不说,就赶紧打电话告知了主任,码头那边的人员审核也是各种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