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们二人辅佐,赵国朝堂上下或将齐心,各项政令推行顺畅,国家也会平稳过渡。如此一来,赵国实力得以稳固,这无疑会为秦国东进之路筑起一道壁垒。”
嬴政的话语中,既有对赵国局势的精准剖析,又隐隐透露出对赵国强大后可能阻碍秦国霸业的担忧。
嬴政稍稍停顿片刻,随即缓缓说道:“反观赵偃,其为人性情乖张,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又被权力欲望彻底冲昏了头脑。
其行事风格,只图满足一己私欲。
若他侥幸登上赵王之位,依其脾性,必然会将郭开这等只知阿谀奉承、整日挖空心思谋取私利的佞臣提拔至高位。
郭开此人,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一旦得势,定会在朝堂之上肆意排除异己。并且大肆任用亲信,将朝堂上下搅得乌烟瘴气,朝堂纲纪亦会被其彻底搅乱。
到那时,赵国朝堂必然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一众忠臣良将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自身抱负,甚至可能会因触犯郭开等人的利益,被迫害打压。
如此恶性循环,赵国国内局势必将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国力也将在这内耗中日渐衰弱。而这,对我秦国而言,不正是天赐良机!”
秦臻接过密报,细细研读,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目光深沉,缓缓开口:“不错,赵佾若登王位,赵国朝堂以廉颇、李牧这等名将为梁柱,凭借他们的军事才能与忠诚之心,或可保赵国一时安稳,如此一来,对我秦国东进之路,无疑会形成极大的阻碍。
而赵偃若得势,重用郭开这等奸佞小人,赵国朝堂必将乌烟瘴气,内乱丛生。朝堂之上政令不行,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此乃我秦国之大契机。
如今,赵偃与郭开的野心已然暴露,这是赵国朝堂的一大变数,亦是我秦国可乘之机。”
“先生,当下该如何行事,怎样才能推波助澜让赵偃上位。”嬴政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沉声道。
秦臻缓缓起身,踱步至殿中,略作思忖。
少顷,秦臻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十足的把握:“依臣之见,如今赵偃既有此勃勃野心,且与郭开狼狈为奸,只需稍作引导,让他们的动作愈发大胆,引起赵国朝堂更多纷争。”
秦臻边说边微微抬起右手,在空中虚点几下,似在谋划着一幅棋局:
“可让初一安排能言善辩、心思缜密之人混入郭开身边。凭借自身的出众能力,逐渐取得郭开的信任,成为其心腹之人。
随后,在关键节点上,寻得恰当的时机进言。
郭开本就惯于阿谀奉承,待此人成为郭开心腹后,顺势引导郭开去蛊惑赵偃做出一些激进之举。如此一来,赵偃与赵佾之间本就微妙的矛盾,必将被彻底激化。”
“至于赵佾。”
说到这,秦臻顿了顿,继续说道:“那赵佾,可以待时机成熟之后,秦国可与赵国展开谈判,提出让赵佾质于秦国的要求。
如此一来,赵佾远离赵国朝堂,自然更方便赵偃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