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刘德然郯县收信,楼乡侯安排三军(1 / 2)

德然贤弟、孔明、子龙如晤:

豫州之事,既已定策,为兄自当依计而行。然今日入公主府,几遭诘问,幸得脱身,思之犹有余悸。

公主聪慧,早察子龙滞留徐州非为寻常军务。为兄初时支吾,几不能对。及至呈上德然与孔明手书,公主览毕,虽未深责,然言辞之间,隐有锋芒。墨玉戒冷光映目,为兄竟觉颈后生寒,如临敌阵。

德然贤弟,汝与公主素来亲厚,当知她性情。此番瞒她行事,实非上策。公主明言:\"子龙先是汉臣,次为夫婿,本宫岂会阻他报国?\"然言罢拂袖,金凤步摇坠珠于地,其声清脆,为兄闻之,心甚愧怍。

孔明年少,谋略已显,为兄甚慰。然公主见汝手书,笑言:\"十岁稚子,胆量倒胜朝中诸公。\"此言虽褒,然闻之令人汗颜。

子龙,公主虽未明言怨怼,然临别时道:\"若再瞒我,当请陛下亲问。\"此言非虚,陛下年幼,然极重阿姊,若知此事,恐为兄难逃训诫。

今事已至此,唯望诸君速定豫州之策,早迎子龙归临淄。切记,下不为例。

兄备手书

另:公主府新植南国花草,池中锦鲤金红如焰,然不及公主眸中冷光摄人。为兄出府时,暮色四合,独见那颗坠珠犹在青砖之上,莹然有光。诸君若归,当备厚礼,以慰公主。

……

刘彦读完绢帛上的墨字,忽然放声大笑,声震厅堂,惊得檐下栖鸟扑棱棱飞起。

\"好!好个公主!\"刘彦拍案而起,腰间玉佩随之叮当乱响。他转身一把按住诸葛亮单薄的肩膀,少年军师被他拍得一个趔趄,手中羽扇差点脱手。\"孔明啊孔明,你十岁能算计袁绍,却算不到公主殿下这般厉害!\"他笑声中带着几分促狭,\"我兄长何等人物?虎牢关前大战都不曾退缩,今日竟被一支金凤步摇吓出了冷汗!\"

赵云原本肃立一旁,闻言不禁抿唇。窗外斜阳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银甲边缘泛着淡淡的金晖。

刘彦大步走到赵云跟前,突然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塞进他手里:\"子龙,这可是糜竺赠我的吴郡鲛珠,我本打算回临淄要献给太后。\"他挤了挤眼睛,\"如今看来,还是你带回临淄给公主赔罪更合适。那枚坠落的珍珠...\"他忽然模仿公主拂袖的姿态,宽大袖袍带翻了一盏茶,\"啪\"地一声脆响,瓷盏在青砖地上摔得粉碎,恰如当日厅中滚落的珍珠。

诸葛亮整理被拍皱的衣襟,稚气未脱的脸上却露出老成的笑意:\"师父,亮早说过此事瞒不过公主。听闻公主虽久居深宫,也是习得些许武艺的。”

厅内霎时一静。赵云猛地抬头,银甲碰撞声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