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刘德然答应徒儿,诸葛亮借名书信(1 / 2)

刘彦将酒碗轻轻搁在石桌上,碗底与青石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看向赵云的目光里带着赞许:\"子龙此言老成持重,不愧为三军表率。\"

转头望向诸葛亮时,刘彦的眉宇间多了几分师长特有的严厉。作为一个半分掺不得假的穿越者,这位未来诸葛武侯的本事,刘彦几乎是百分之百信任的。然而或许是刘彦自己已经久居在师父这个长辈的位置上,面对眼前这个不过十岁的幼童,他难免还是有些担忧。哪怕诸葛亮的本事已经展露锋芒。

\"孔明啊,你终究还是欠考虑了些。\"他伸手按住少年军师的肩膀,指尖触到深衣下略显单薄的骨骼,\"为师并非不信你的才能,只是...\"

一阵风过,庭前老槐又抖落几滴宿雨。刘彦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磨损的缠绳:\"如今天下板荡,群雄逐鹿。你虽已显露出过人才智,但毕竟年未及冠。\"他忽然用剑尖挑起地上那片沾了泥的桂皮,\"就像这香料,再是芬芳,也需时日才能浸润酒髓。\"

诸葛亮握麈尾的手指微微收紧,麈毛在银甲反射的日光中轻轻颤动。刘彦见状语气转缓:\"为师记得你去岁在临淄论政时,尚需垫着脚才能看清沙盘全貌。\"他忽然轻笑一声,剑鞘点了点少年腰间佩玉,\"如今虽长高了些,可要镇住那些军中的老兵油子。\"

“况且此战,不若前番大战袁绍,汝随我攻占鲍信老巢,亦不曾与袁绍主力作战。此番南下,且不说孔伷一州刺史,远非鲍信可比。哪怕孔伷之沛国能顺取直下,袁术更不是好相与的。”

“我军南下远行徐豫,粮草不如本土作战,那般支援不竭。稍有不慎……”

赵云适时地轻咳一声,枪缨上的露珠正滴在石桌裂缝里。刘彦会意地颔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不过既然孙氏已应约出兵...\"

“我看此事也未曾不可。”

诸葛亮眼中骤然迸发出明亮的光彩,稚嫩的面容因惊喜而泛起红晕。他急急向前迈了半步,麈尾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正要躬身行礼——

\"且慢。\"

刘彦的剑鞘横在两人之间,在日光下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少年军师的动作顿时僵住,宽大的衣袖悬在半空,像只被惊起的白鹤突然收住了翅膀。

\"子龙所言极是。\"刘彦的指尖在竹简上轻轻敲打,发出空洞的声响,\"此事还需报知玄德公。\"他忽然用竹简挑起诸葛亮的下巴,看着少年眼中未褪的欣喜与骤然涌上的困惑交织在一起,\"你且修书一封,将子龙之事一并写明。也问问兄长,是否准许子龙随军。\"

“啊?!”赵云下意识出声。

庭前槐叶沙沙作响,几片青黄相间的叶子飘落在石桌上的砚台旁。诸葛亮迅速收敛神色,但微微发颤的睫毛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激动:\"弟子这就...\"

\"用新得的松烟墨罢。\"刘彦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盒,墨香透过盒缝幽幽飘出,\"我大军过境徐州至少需旬日,足够临淄回信了。\"他的目光扫过赵云枪缨上将坠未坠的露珠,\"正好让子龙熟悉此间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