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主街的青石板路,道路干净,路上行人匆匆,小摊贩叫卖声起伏。杨元奇和索超这条大街来的都很少,或许路没有内地大城那么宽敞,次序和卫生却是比得上任何地方。
索超说:“军中多定边子弟,薪金我一分不少,却是来这一带买地的不多,除非都头以上,这里地价不低啊。”索超军多为定边子弟,清风寨也有不少。清风寨还好点,有家人留在这边的多少反应过来,定边的想安家在清寨,这条大街所在区域现在就很难。
杨元奇道:“这条大街白鹭上次和我说会连到山脚,最后要接到后面的路。不如山脚下买一些,那里将来机会更多。”杨元奇所说的路就是当年厢军修筑到后方的路,山脚地势平坦更适合发展。大宋控制盐州后,李格非对这一带的想法更为笃定,治理司有意经营山脚。
朱应带着索超和杨元奇来到一处青楼,名字叫“菲楼”,不是酒店。杨元奇大赞还是朱应懂他心思啊。张清这时候刚好从另一处来到门口。四个人行了进去。
后方一个很有风韵的老鸨一眼看到他们几个人,急急赶了过来。
老鸨说:“唉哟,几位贵客来了。这个……三楼只有两个单间,被人要了去。这可如何是好。”显然她认出了来人。
杨元奇问:“那就二楼吧。你既然认识我,你的来处?”
老鸨说:“顔楼云芳菲身边丫头,云大家去了杭州,那会我已有了意中人,就没过去,他本是顔楼一个护院小班头。后来入了军伍,前几年我期满出来嫁了他,不想一直待在家里,就把家里的银子合计了一下,和另外一个姐妹来清寨开了这个青楼。少爷,我这可都是三年合约,虽不禁大家做入幕之宾,却也更像顔楼后院。就是当年在云大家那里学得太少,这里艺伎可能不入你眼。不过这里食材可不一般,比清寨几家酒楼都不差,大厨我拖云大家杭州寻来的,口味很有特色。”
杨元奇再认真看了几眼,难怪有些眼熟。
朱应说:“这里饮食偏清淡,酒也不烈。少爷,一会我也好给府中交代。”
这下索超索然无味,食物可以清淡,酒不烈那就扫了一份兴致。
索超说:“要不,找点烈酒?”
没等其他人回,老鸨一边引着大家往二楼走一边说:“楼上是武家金梅夫人和扈家曲宁夫人包的场子,应该是钱庄、服装杂货和庆州的那笔大生意有关,哦,有个不甚熟悉的妇人该是苏迨先生的女儿,似乎杨府也有人要来,所以刚才我在下面等着。”老鸨说的是三楼的人,其实是隐晦告诉几个人,最好不要烈酒。天波杨府有女子要来,要是他们几个在下面醉起来,大家面子不好看。至于这笔生意,本就是清寨这段时间讨论最多的。
张清说:“楼下今天有节目咯。”一般三楼包了场子,楼下就会推出压轴节目,别人花了银子,青楼就要表示。
老鸨笑说:“你们来了也得用节目表示啊。”这话说得玲珑,难怪生意这么好。说句实话,楼上才是大主顾,这里是青楼,但食材口味清淡,倒是女子午间在外聚会经常选在这里。这里有点类似当年云良阁。
杨元奇道:“别和上面说我们来了。”
老鸨道:“嗯!”
……
二楼房间,几个人坐下,酒菜上来,楼下节目刚好开演,倒也不错。
朱应概叹:“少爷,下次不和你来这里了。”
杨元奇愕然,这怎么的。
张清说:“和你来,这就真成了酒楼了。”以前好歹会有几个漂亮女子进来陪下酒的。
杨元奇苦笑,这事老鸨估计不敢这么干,顔楼出身的人这点比谁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