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诸葛瑾父子入长安面圣,刘禅因思念张皇后久未上朝,杨再兴苦劝其重新理政。次日朝会,太子刘睿依昨夜与父皇商定之策赏赐诸葛瑾父子,正欲宣布退朝时,殿外突然传来魏郡前线紧急军情。
次日朝会之上,众臣奏对已毕,刘睿将诸葛恪唤至御前,朗声道:“诸葛爱卿归汉有功,父皇甚慰。今特赐诸葛恪黄金百镒、锦缎二十匹,食邑增至一千二百户。”
诸葛瑾父子闻言,忙齐齐稽首叩谢:“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事毕,刘睿见董允神色凝重、似有奏请之意,忙抢先道:“今日朝会至此……”
可就在此时,殿外一声疾呼打断话语,一名侍卫迅速奔至丹墀下,“报——!”魏郡前线急报!”
刘睿神色一凛,急命:“宣报信人上殿!”
钱校尉入殿后,忙单膝跪地,呈上军报:“末将钱渖,参见太子殿下!此乃魏郡前线急报,还请殿下过目。”说罢,便将军报递与了快步上前的杨再兴。
杨再兴接过军报,快步转呈刘睿。刘睿翻看完毕,面色凝重道:“大将军,拿去与诸位爱卿传阅一番吧!”
军报传毕,殿内议论声四起。刘睿双手虚按,道:“众位爱卿,魏郡战局紧要,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庞统沉吟片刻后,忙上前两步,禀报道:“殿下,那魏郡虽名义上只是一郡之地,但经过数次割并后,下辖诸县早已增至二十九个,数量几近其余诸郡一倍之多,境内地域颇为辽阔。”
言及此处,他微微一顿,手捋短髯道:“造成魏郡如今之局面,绝非战之罪!实在是前线兵力有些捉襟见肘所致……”
刘睿闻之,忙令人取来舆图挂于殿中的屏风之上。待舆图挂上后,刘睿忙起身走到屏风前,细细察看起来。
片刻之后,刘睿颇为疑惑地道:“庞司空,孤观舆图,那魏郡早已处于我大汉三面合围之下。这北面有孤之外祖,南面则有二爷爷驻防陈留等地,西面还有伯约将军与凤姨屯兵河内,为何还言兵力不足啊?”
庞统闻之,捋须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魏郡虽被合围,但我军各防区皆有重任:先说张将军这一路,便需与子龙将军合力,分割开魏郡与冀、并、幽三州的联系。
其次,关将军这一路则要与豫州境内的邓艾等人,直面陈郡、谯郡与彭城等地的魏军。在拿下彭城后,还需联合徐州境内的魏将军等人,应对来着北面鲁郡等地的压力。
这两路,看似与伯约三面布防,实则各有掣肘,难以抽调主力驰援魏郡。眼下,真正能投入作战的,也唯有伯约帐下的兵马罢了!”
“原来如此!”刘睿恍然大悟,“那依庞司空之见,当如何应对?”
庞统闻言,不露声色地望了眼杨再兴,而后语气稍显犹豫道:“臣以为,汝南战事既已平息,此前调任甘宁的安排,便可暂作调整。不如……急调甘将军所部两万精兵星夜驰援魏郡,以解燃眉之急。”
此时,刚升任太常的邓芝忙出列反对道:“此议不妥!兖州乃中原门户,若要稳固江淮防线,需尽快完成部署。此刻抽调甘将军主力,若陈郡、谯郡魏军趁机南渡淮水,刚收复的扬州恐再陷战火。
臣以为,甘将军所部极擅水战,与其调往魏郡,不如命其严守淮水一线,封堵敌军南窜之路。”
话落,殿内气氛霎时变得凝重起来。刘睿见状,忙将目光转向杨再兴,询问道:“大将军意下如何?”
杨再兴沉思片刻,沉声道:“伯苗所言有理。扬州防务不可轻忽,但魏郡战局同样紧迫。臣提议,由末将亲率背嵬军先行驰援,同时请三叔抽调三千飞影骑协同作战。如此既可快速驰援魏郡,又能留足兵力封锁淮水,以达到合围兖州之目的。”
“善!就依大将军之策。”刘睿击掌决断,“即刻传旨:命背嵬军主帅率部星夜赶至魏郡,与大将军会合。飞影骑则负责协同作战,甘宁所部严守淮水,封锁敌军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