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1 / 2)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一番真挚言语的打动,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董卓那颗被权力蒙蔽的心,他竟然信以为真,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然而,董卓心中尚存一丝孝心,他决定亲自前往郿坞,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池阳君。

王允、李肃和吕布三人的心情却如同一团乱麻,焦虑和不安交织在一起。他们深知,董卓此举绝对不可行。若是前往郿坞,万一被李儒或者其他西凉武将识破他们的计策,那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郿坞与长安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近,这给他们的计划带来了更多的变数。王允刚想开口劝阻董卓,却被李肃暗中拉住了袖袍,示意他不要多言。李肃的目光紧盯着董卓,生怕他会察觉到一丝异样。

此时的董卓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对王允和李肃的小动作毫无察觉。他满心欢喜地吩咐下人准备马车及其他相关事宜,迫不及待地要前往郿坞,与母亲分享这份喜悦。

吕布站在一旁,那张坚毅的脸庞如同雕塑一般僵硬着。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拼命思索着应对之策,但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形势愈发紧迫,吕布的额头上渐渐渗出了汗水。

在准备相关事宜的时候,董卓将三人带到了书房,并让他们稍作等待,而他自己则转身去更换衣服。书房里的三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李肃见状,向吕布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到门口去查看一下情况。吕布心领神会,他知道自己作为唯一的武力担当,这个任务自然是责无旁贷。比起动脑筋想计策,他更擅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吕布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门缝,向外张望了一番,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后,又轻轻地关上门,回到了李肃和王允身边。

李肃看着王允,脸色凝重地说道:“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从长安到郿坞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召集世家仅有的力量来伏击董卓。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决然和紧迫。王允沉默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肃的看法。

李肃接着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这次伏击不能成功,那么董卓下次出行必定会携带他的飞熊军作为策应,绝不会再像这次一样单独行动。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机会!”

李肃对于目前的局势有着十足的信心和把握。他深知长安城内的西凉将领数量相对较少,而飞熊军则驻扎在长安城外,由李傕和郭汜二人共同统领。然而,此时此刻,李傕和郭汜二人早已抵达郿坞,飞熊军实际上已落入樊稠之手。

如果让樊稠带领一部分飞熊军前来随行,那么剩下的飞熊军又该由谁来统领呢?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毕竟,飞熊军作为一支精锐部队,其指挥权的分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