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林北政权在取得胜利后,确实需要时间来消化胜利的果实。毕竟,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历史的长河中,汉末乱世可谓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混乱的时期。
然而,贾诩却能在这样的乱世中活到善终,这足以证明他的洞察力和智慧。他深刻地认识到,西凉目前的局势虽然看似一片大好,但实际上这完全依赖于董卓一个人的力量。
一旦董卓死去,原本紧密捆绑在一起的集体将会迅速瓦解,分崩离析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到那时,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整顿局面,那么每个人都只能各自为政,最终各奔东西。
因此,贾诩对于北上投效平州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有在一个稳定而有能力的政权下,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苟到大结局。
相比之下,李儒对于林北的招揽信笺则完全持嗤之以鼻的态度。他或许认为林北政权还不足以与他所效力的势力相抗衡,或者他对林北政权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无论如何,他显然对北上投效平州毫无兴趣。
李儒和贾诩的眼光可谓是天差地别,李儒对林北政权持悲观态度,贾诩则对其充满信心。
特别是在看待董卓的问题上,两人的观点更是背道而驰。
如今的董卓势力如日中天,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不仅如此,他还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董卓夜宿皇宫这一行为在道德和伦理上都备受争议,但西凉的文武官员们却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斥责。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在常人眼中,皇帝的妃子无疑是整个大汉境内千挑万选出来的绝世佳人,她们的美貌和气质堪称仙女下凡。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佳人怎么可能无法生育子嗣呢?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民间的看法,人们往往将皇帝的妃子视为仙女,认为她们具有完美性,不存在有隐疾在身的。
然而,大多数百姓认为。汉灵帝的子嗣之所以稀少,并不是因为他的妃子们不能生育,而是因为他的子嗣乃是龙嗣!所谓龙嗣,自然不同于普通凡人的后代,其孕育过程必定充满了神秘和艰难。
毕竟,龙嗣可是身负天命之人,又岂能轻易怀上呢?
这其实只是一种由于时代认知所导致的局限性而已。毕竟,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而现在,董卓已经在皇宫里播下了种子,这意味着他在皇宫内的布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再过不久,西凉地区唯一的短板就能够被弥补。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么董卓所拥有的的西凉势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鲸吞天下了。
综上所述,李儒对于平州林北的招揽完全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他看来,林北根本无法与自己的老丈人董卓相提并论。相比之下,他更加看好董卓的实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