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心中焦急万分,他本想迅速掌握吕宋岛上的情况,以便尽快找到赵恒等人的踪迹。然而,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惊愕不已——在草原北部竟然出现了西方人的身影!
经过一番思考和推算,赵旭意识到这些白人很可能来自于西域。根据历史记载,从北宋末年开始,耶律大师率领大军历经多年征战,不仅成功占据了广袤的西域地区,还将西域西部的许多国家纳入了统治之下。
赵旭不禁感叹,也许正是因为自己这个“奇葩”的突然出现,才导致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如今,耶律大石并没有像历史中那样发展,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挑战。
面对眼前的两种复杂情况,赵旭深知它们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轻易解决的。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他派遣手下前往东南部的群岛,全力搜寻赵恒的下落;另一方面,他也派出一些人员去通知杨再兴,除了继续对北方草原进行兼并和管理之外,还要暂时对这些来自西域的人们给予妥善的保护。
赵旭深知,这一系列的决策都关系到他未来的发展和整个局势的稳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他必须谨慎应对,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立足脚跟。
前段时间,赵旭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东北的工业和武器发展上,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整个大宋朝局的动态。然而,对于海外的局势变化,他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目前,关于吕宋岛上的情况,赵旭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孟凡等人的报告。至于吕宋岛如今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赵旭自己其实并不十分清楚。
不过,对于那支神秘南行的船队,赵旭却有着非常果断的判断。他坚信这支船队必然与赵恒有着直接的关联,即便不是赵恒本人亲自率领船队向南行进,也必定是他所派遣的一支庞大队伍。
这段时间以来,赵恒的一系列举动都显得极为离奇。赵旭实在想不通,赵恒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会如此果断地舍弃中原的都城。难道说,赵恒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预见到自己将会遭遇彻底的失败吗?
可是,如果赵恒真的预感到了失败,那他为何还要将大量的军队调遣到山西和草原呢?这一系列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与赵恒一贯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难道说,这其中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吗?
如今的大宋朝堂,所有事务都如同一股洪流,逐渐汇聚到赵榛身上。赵旭除了时刻紧盯着赵恒以及前方战场的战况之外,基本上已将其他方面的治理工作搁置一旁。
例如,赵榛依旧在不遗余力地督促着铁路和火车的全面建设。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让东北的火车能够驰骋于中原大地。
与此同时,赵旭也对海外充满了向往。他渴望亲自踏上那片未知的土地,至少要去吕宋岛上亲眼看看当地的发展状况。然而,正当他准备启程之际,一封来自岳飞的信件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破了他的计划。
按照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岳飞本应身在陕西边境。他不仅要寻觅赵恒的下落,还要逐步稳固整个大宋的疆土。可就在他攻克潼关的关键时刻,却意外地抓获了一伙赵恒的暗探。更令人震惊的是,从这些暗探的口中,岳飞竟然得知了前段时间赵恒下达的命令。
原来,当赵恒察觉到岳飞所使用的武器威力过于强大之后,他当机立断,立刻拟定了三套作战计划。
赵恒先是彻底封锁了东京汴梁的皇城以及所有官员的府邸,给军队下达死命令,让他们不能让任何人员出入,赵恒通过事先准备的地道悄悄的抵达了西都洛阳,
随后赵恒在那里指挥所有军队的全面调度,不过,随着岳飞军队使用的武器太过于强大,赵恒就想使用原先偷袭西辽耶律大石的方法,安排大军去攻占东北赵旭的基地。
与此同时,赵恒也派出大量人员去集结海外的那些驻军,企图在海外再组织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
随着岳飞的军队攻下大名府,赵恒就悄悄带领文武百官组织了一支神秘队伍,急匆匆的向着西部而行,不过他到底去了哪里,却没有一个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