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一和巴彦的对话,林汐在马车里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落。
她心里很清楚,巴彦刚才说的那些话,并不完全是胡编乱造。
毕竟,这里离大海实在是太近了,那海水里的盐分,肯定会对周围的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林汐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电视上见过的一些海边景象,那里的土地往往比较贫瘠,植被也相对稀少。
而现在,自己所处的这个地方,恐怕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影响。
想到这里,不禁对巴彦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有了一丝赞赏。
虽然他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他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
他们所种植的庄稼收成不佳,这的确是一个客观事实。
然而,这绝对不能成为他们实施抢劫行为的合理借口。
正如林一刚才所说,如果你去抢劫他人,那么那些被抢的人又该如何生存?
每个人都需要吃一日三餐,都需要依靠粮食来填饱肚子,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仅仅因为自己缺乏粮食,就可以肆意妄为地去抢夺他人的财物吗?
而且,他们为何会被流放到这里,目前自己还是一无所知。
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我们不能轻易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判或宽容。
万一这当中有杀人的、有放火的,又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天生的坏种呢?
她相信像巴特尔这种被冤枉的家庭肯定是有,但几率一定不大,这当中的大部分人肯定还是实打实的犯了错才会被流放。
所以她在心中提醒自己,你现在去可怜别人,但若是转头你出了什么事,又有谁会来可怜你?
林汐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她在这个时候心软,放走这些人,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就很难再坚持原则了。
这就好比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开了先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挑战她的底线。
因此,尽管她亲眼目睹那些饿得皮包骨头、瘦骨嶙峋的罪民哀嚎时,内心深处虽然涌起一丝怜悯和不忍。
但她深深地明白,自己绝对不能让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变成一个先例或者开端。
于是她对林一说:“既然他们心怀不轨,那这种人就不必留下了。
不过若是他们愿意将功赎罪,也不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那剩下的活就让他们直接干好,但粮食我是不可能再给了。
他们若是接受,就点了人头放他们离开,若是不同意就直接杀了吧!”
“是!”林一听到主子如此安排,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整个人瞬间精神抖擞,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就在刚才,他心中还暗自担忧主子过于仁慈善良,可能会轻易的放过这些可恶的家伙。
然而,此刻在得知主子的决定后,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感到无比踏实。
不仅如此,林一还从这件事情上明白了主子对待事情的底线所在。
这意味着,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便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主子的意图,无需过度担忧和纠结。
然而,林汐的这番话对于巴彦等人来说,却犹如晴天霹雳,又好似一阵恐怖的魔音,在他们耳畔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