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
实际上,作为老师最后招收的学生,又是襁褓中就流落在外被抱回张家的孤儿,张白山几乎是在所有师兄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
在老师无暇顾及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带过孩子,对这小子怎么都算知根知底。
也是因此,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情,传到张海客耳中时,他第一反应几乎是难以置信。
如果说,战争中投奔张启山,还可以说是为了国家大义,为了胸腔热血而投身其中,可以理解。
那么战争胜利后的那些事情,简直生动诠释了一个人怎样变得欲令智昏的。
先是莫名其妙改名,白山变日山,硬生生把老师给的名字抹消歪曲,难听又古怪。
随后,更是跟张启山一起发动了“寻找张起灵”的计划,又暗中发出密信,吸引老师前往。
其后老师不知遭遇什么,一去不返,滞留多年。
直到族长都坐不住,联系之后决定亲身前往,结果自己也陷在了里面……后面的事情,张海客原本也是云里雾里。
也就是几十年后的现在,或者说近期,综合当年小哥的只言片语与张海楼的断续透露,才拼凑出一个大概的事件经过。
当年,小哥去了张启山那边后,发生了一些事情,也许是某些危险的预兆,导致他下定决心把老师送离避险。
在张海楼的接应下,老师离开后再度进入青铜门。
十年后,老师独自离开长白山,不知从哪里得知小哥那边出了意外,于是千里奔袭,救人出来,跟张启山决裂,然后自己独自离开以引开追兵,并就此失踪。
追根溯源,事情皆因当年的张白山一封书信而起。
并在其后的一系列计划中,始终站在张启山那边,或是推波助澜,或是袖手旁观,总之,完全坐看了小哥和老师先后遇险。
张家失陷于阴谋旋涡的中心,这小子也头都没冒。
如此回溯起来,张海客怎么可能对这个阴影中的罪魁祸首之一有什么好脸色?
他和张海楼的看法差不多——那就是忘恩负义的叛徒。
原本都是对这人刻意避开不提的,一是对此人早已失望至极,不愿多提;二也是,不想让现在已经失忆的老师再回想起伤心事。
如今被直言问起,避无可避,干脆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都过去了。”
觑着青年似乎难以置信而恍惚怔愣的神情,张海客颇为心疼,急忙帮忙拍背顺气。
“……张启山已经死了,那小叛徒也早没了消息,这些年族长也在渐渐好转……您消消气,千万别再为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伤神,不值当的!”
张从宣看着面板上高达98的认可度,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小号的认可度,可以跟信任值画等号的。
但无论怎么称呼,这一定是正面情感才对,如此高的数值,也会存在背叛吗?
但回顾了一番之后,青年不禁微微蹙眉。
战争爆发后,让白山去张启山那里,本就是他预定的计划。
这既是磨炼,也是监视。
这点,本来就是若有若无跟白山透露过的,自己学生对此并无异议。
改名这件事的确蹊跷,但既然自己过去后都没说什么,其中说不得另有隐情。
之后二十年来的销声匿迹,也很有疑点。
最重要的是……
“他若是当真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与你通信或与海楼见面时,竟没宣告断绝关系吗?”张从宣疑惑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