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中也有不少枯死的树木,所以生火并不是什么难事,众人听从蓝玉的话,生起火之后,等木柴完全烧透了,便又用沙土覆盖。不多时候把它扒出来,变成了一块块漆黑的木炭。蓝玉看了看木炭的成色,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东西能派上大用场!接下来就去找细沙和中空的苇草,越多越好!”
王弼在一旁擦着额头上的汗,还是十分不解。
“大将军,您到底要干嘛啊?”
蓝玉依然是微微一笑。
“别急,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等到众人寻找到细沙和苇草的时候,派去打水的人也回来了,他们这次打的水虽然不少,但是好像更加脏了。看来刚才宋老六和孙天纪给蓝玉他们送来的水,已经是九九成的稀罕物了。
“这水可真就不能喝了!”
王弼光看着那泥浆一般颜色的东西,就没有喝下去的欲望。
“别急,给我找两块干净的布匹,再拿一个干净的桶来!”
众人遵命,蓝玉随后在空桶上盖了一块布,然后铺上一层木炭,又铺上了石子细沙,然后又撒了一层草木灰。如此堆叠了好几层,让士兵扯住布,自己便拿了一桶浑浊的水,慢慢倒了下去。等到蓝玉把整桶水都倒完,让众人等了一会,再拉开布匹。王弼顿时眼前一亮。
“大将军,这水果然干净了不少,最起码没有泥沙什么的了!”
蓝玉摇了摇头,此时的水虽然已经干净了不少,但是还是略显浑浊,他随即下令。
“告诉所有士兵!半个时辰内,每个人都能喝到水!然后让所有千夫长都过来学习!按照我的方式把木炭、石子、沙砾、草木灰用布包裹起来,尽量多叠几层!”
等蓝玉过滤第三遍的时候,桶中的水几乎就和清水无异了,蓝玉递给王弼一根苇草。
“用这玩意喝,尝尝!”
王弼犹豫了一会,最后因为极度口渴还是鼓起了勇气,将苇草插入桶里,猛地一吸,顿时,甘甜的水便充满了整个口腔,然后流遍全身。整个人仿佛也重新活过来了。
“奇迹!奇迹啊!大将军,这确实是清水,没有任何异味!”
听到王弼呼喊,所有的士兵都欢呼雀跃,只要有水,那他们就又可以活下去了。虽然是打仗,但是哪有人真的一心向死?而且死在战场上和被渴死也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好吧,最起码死在战场上还能多给些抚恤,在行军路上被渴死,可是太窝囊了。
蓝玉将水桶递给属下,随即吩咐道。
“拿下去,煮开了再晾凉了,再给众人喝。剩下的都学我一样,进行澄清。不过就算是清澈了,也尽量烧开了再喝。”
王弼这时候已经傻眼了。
“大将军,那你刚才为什么还要我喝?”
蓝玉:“士兵当然需要一个榜样了,你这么一喊,他们就全知道这水能喝了,别说让他们等半个时辰,就算等两个时辰他们也等啊!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没事,你虽然喝了不少,但是顶多就是拉个肚子,肯学死不了人就是了。”
王弼此时已经欲哭无泪了。
“大将军,你也不能这么玩吧?士兵的命就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了?您虽然爱兵如子,但是我身为副将也还是一个人啊!”
蓝玉:“没事,你身强体壮,拉个肚子没啥大事。更何况我已经对你很好了,还让你用苇草去喝水,这已经是也过滤了一遍了,相信我,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王弼此时很想骂人,但是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只好恶狠狠地说道。
“这件事我记住了,日后只要有机会,我王弼必然……”
“嗯?”蓝玉给了他一个自己体会的眼神。
“王弼副将军!必然什么?”
“我王弼回到应天必然请您吃顿好的,以报您对我的提携关爱之情!”
王弼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不会变脸的副将不是好属下,蓝玉也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孺子可教啊!”
……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兵都喝上了水,他们一脸满足。所以说人其实还是很简单的,想要满足一个人,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时候,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时候,给他一桶干净的水和一千两黄金做选择。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会选择水。不过也不排除少数人士,愿意抱着黄金沉眠。其实人很简单,只要渴的时候有水喝,饿的时候有饭吃,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好了,言归正传。蓝玉全军喝足了水,只觉得又恢复了战斗力,这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哪怕马上打一仗,打一场硬仗,自己也完全不会怕。只是简简单单的水,便让军队的战意再次高涨。
蓝玉当然不会选择在此时跟人家打仗,他可还有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于是吩咐全军,稍作休息,收集干净的水源,然后继续赶路。毕竟水源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会刷新在何处,万一下一次还是好几天都喝不上水,那他们可能又要面临危机,还不如现在就收集多一点,有备无患。
士兵们纷纷打水,然后过滤烧开,最后装到行军所需的水车上。而在此时,王弼也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大将军,您是怎么知道用木炭砂石什么的过滤水这一套的?”
蓝玉咧嘴一笑。
“虽然都是打仗,但是我基本上都不在中原打。其实各地都有各地的劣势,比如说大漠缺水,南方多潮湿蚊虫和瘴气,而北方的冬天太过寒冷。所以打仗也要因地制宜。我这个方法,就是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学来的,大漠里的牧民,在旱季也很难得到水,所以他们便研究了这过滤的方法。用木炭和砂石可以过滤杂质,但是人喝了还是容易生病,所以最好还是烧开了再喝。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管是打仗还是什么,都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学习进步。”
说到这里,蓝玉突然想起了当年那个八岁的少年。
“这个道理,我也是从他身上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