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二十多架运输机提供护航的战斗机一共12架,来自第13大队。
分别是6架民27式G型战斗机(绰号‘天蓬’)和6架p40N战斗机。
天蓬战斗机在李航的支持下,在10月就开始量产了,只是产能不高。
即便如此,到现在,依然有30架天蓬战斗机进入空军战场服役,其中第6路军第13大队第38中队是最先装备的。
剩下的18架,有12架还在成都调试,另有6架调试好的,则是去了镇守西北的第4路军。
因为第1、第2和第5路军都不要这款飞机,而是一门心思要美式战斗机。
天蓬战斗机依然延续了部分木质结构,但主体结构是金属,属于半金属结构。
而作为其姊妹机的苏式拉7战斗机还是以木质结构为主。
民27式这款战斗机本来就是李航之前抄的拉系列战斗机,只是当时苏联都还没开始研制拉系列战斗机。
而苏联援华期间,也要走了民27式战斗机,尤其是d型神荼战斗机的一些资料。
因此变成了苏联的拉系列战斗机抄的中国。
相比于拉系列战斗机在苏德战场大放光彩,民27式战斗机在前几年还比较有名,但自从F型开始,就因为美援增加的原因逐渐销声匿迹。
天蓬战斗机其实早就研发成功,但是一直没机会量产,只能继续改进。
好在现在迎来新生。
只不过因为战场情况不同,天蓬跟拉系列最新的拉7相比还是有些不同。
拉7侧重是高速、强大火力,因此其最大速度达到了677千米\/小时,武器为3门机炮。
而且其爬升速度为5000米4.35分钟(紧急功率)或者4.65分钟(最大功率),这比小鬼子的一式战斗机爬升速度都快。
但航程短是拉7的硬伤,只有660千米,作战半径只有两百多千米,严重依赖前线机场。
而民27式G型(天蓬)战斗机就更加注重均衡,最大速度630千米\/小时。
为了减重,原本2门20mm机炮和4挺12.7mm机枪缩减为2门20mm机炮和2挺12.7mm机枪,因此航程就来到了2200公里。
而且可以加挂副油箱或者不超过300千克的炸弹。
爬升速度上不如拉7战斗机,5000米的爬升时间需要5分钟出头。
而发动机用的是自产的双排星型发动机,1650马力,带机械增压器。
因此这款战斗机更加均衡。
跟p47或者p51战斗力肯定没法比,但是比p40N战斗机要强。
天蓬算不上此时世界顶尖的战斗机,只能说勉强进入了一流水平。
之所以还是要生产天蓬,更多还是要保留本国的飞机研制和生产能力,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才能确保可以自产战斗机。
而且李航计划在抗战结束后,就把这款战斗机向缅甸志愿队和婆罗洲义勇军等出售,增强后者的实力时,也能让航空研究院和第三飞机制造厂能继续运转下去。
“长官,日军的队伍距离预定伞降区域还是有些近。”
就在两架p40N战斗机率先抵达六市附近时,就发现后面的日军才刚过六市不远,这无疑是威胁。
“直接对日军发起袭击,让他们没时间威胁伞兵空降。”王子杰听闻直接下令。
同时他便把这个情况向伞兵八营告知,让其抓紧机会跳伞。
而飞得最快的那2架p40N战斗机已经朝着日军俯冲而去。
。。。。。。
刚过六市的日军是27师团第27炮兵联队和辎重联队一部分组成,护送的则是中国驻屯步兵第2联队的2个中队,总共一千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