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反而让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练武上。张飞天赋过人,机缘巧合下拜一位刀法高手为师,掌握了几招绝世刀法。
可惜,天妒英才,家境逐渐衰败。为了生活,张飞只能卖枣,而这过程意外锻炼了他的武艺。
打枣用长竿劈砍,弹性使得每次打击反馈更强的力量。几年下来,不仅力量增加了许多,他的刀法也因此更加精进。最终,他创出了自己的“三十一路春秋斩”,前三招更是堪称天下无敌。
要知道,就连吕布若遇上了这前三招,估计都会吃一惊。
张飞与曹猛的相识,便是因为一次打枣。那天,曹猛偶然见到张飞性猛如虎的打枣方式,不由得技痒难耐,与他较量起来。激战了一百回合,张飞胜得不多不少。
不料,比试间误坏了人家几棵枣树,主人要求赔偿。本欲解释的曹猛却被张飞拦下,说是自己的错,并留下来做供偿还。于是两人一道在果园里工作了一个月。
日子过得充实无比,每天一起劳作、切磋武艺,彼此的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日益加深。两人同出身寒门,志趣相投,成了生死之交的好友。
后来的日子,随着局势动荡,他们各奔东西。但在短暂降曹的日子里,张飞仍然得到了曹猛的悉心照顾,这份情谊从未磨灭。
说起当年,张飞曾以一招击败颜良。曹猛苦笑:“那时我与颜良对敌,二十回合便告负。没想到他被你一刀砍死。”
“大概是赤兔马快吧,或者……”张飞想到了弟弟张麟曾经的话,“大哥曾嘱咐过颜良,让他提防那位须发飞扬的将军,所以才误中副车。”不过,这一切都已成为往事。
“或许真是巧合罢了。”张飞轻轻地说。
听完这句话,曹猛感到一丝不同。“这几年未见,飞哥竟变了。”
“变了么?”张飞问自己。
曹猛继续道:“以前的张飞怎会对失败找借口呢?你该说,是我技不如人啊。”
见此,张飞心中泛起一阵怅然。确实,为何他如今学会了委婉谦虚?难道是在与诸多强者过招后的转变?
不!张飞用力摇了摇头,“定是无稽之谈。”
“荆州这酒有股独特的枣味,让人回味无穷。”曹猛再次品了一口,语气带着淡淡的惆怅:“多希望这样一直与你共饮。”
不知不觉中,两个时辰悄然过去。看着天空中的太阳,张飞的动作被曹猛察觉到。
“你在等待什么?”曹猛询问。
“算是等待时机吧。”张飞坦言。
“不对劲……”曹猛皱眉,“日头越来越强,反倒是你的部下的视野会被阳光影响。”
“你说的不错,可有时候……”张飞饮下最后一杯,“凡事皆有例外。”
随即,他牵过马缰递交给曹猛:“你先做好准备,这次我会生擒你。我们江陵再喝如何?”
“真的?”曹猛半信半疑,“上回斗法用了足足百招,如今真要用不了这么多招数?”
此刻,他们已各自登上坐骑。
最后,张飞露出一抹微笑:“期待
即便这支军队由雍凉兵组成,但在郑荡的指挥下,各兵团依然训练有素、秩序井然地对秦家军发起了第一轮猛烈攻击。
...
一边,襄阳战场上,战斗激烈进行中。
侧翼进攻的魏军骑兵兴奋地发现,连弩的射程确实只有三十步,并且偏厢车阵无法完全包住敌方军队,这使得侧翼毫无防护。
他们激动万分地从侧翼发动突袭。然而,他们很快遇到了比偏厢车更可怕的事物——一道耀眼的光芒。整排秦家士兵齐刷刷转身发射出一束眩目之光,使敌人瞬间失明,在黑暗中混乱不堪,大量战马失去平衡,骑兵队伍彻底崩溃。
另一边,夏口城。
诸葛亮正在向秦麟报告战果:杀敌八千,俘虏三千人,还有辎重、马匹在统计中。“按照惯例,全部释放。”秦麟大方地说,“每个俘虏吃顿饱饭,给些钱。愿意回家的老实送走;想回部队的直接放人。”
张星彩疑惑道:“怎么又放俘虏?上次十几个人尚可理解,这次上千人若回去再遇,他们会杀死更多的秦军。”她继承了父亲的观点,黑白分明不容妥协。
秦麟解释说:“战争是诸雄争夺天下的行为,百姓为了生存被迫参战有何过错?况且,两军交战各有忠诚之心,不应残忍屠戮俘虏。若我们把士兵留下来,他们的家庭将陷入困境。”他还谈到曹操新颁‘寡妻令’,指出如果士兵妻子被征婚,他们或许与我们并肩作战,而如今放他们回去可以收拢民心,这是制胜的关键之一。
“但曹军将来不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吗?知道投降还能获得自由。”张星彩反驳道。
秦麟和诸葛亮相视而笑。诸葛解答到:“当敌人士兵产生这种想法时,对我们反而有利。”
秦麟点头称是。张星彩觉得这里不再适合自己,甚至心想:『或许我应该走了』?
最后,秦麟命令道:“请遵从我说的去做吧!让他们吃饱喝足后通通送回各自家乡或归队,给予钱财、布料作路费!”随即炊烟升起,安陆城内弥漫着煮肉香气。魏军俘虏们享受丰盛食物。
卫兵们小声抱怨,认为如此对待俘虏太过宽大,甚至质疑这些人会不会返回战场继续对抗。鲁肃沉默观察这一切。俘虏们见到他,不敢进食,鲁肃笑着鼓励他们享用。一位感激至极的魏国俘虏向鲁肃跪地哭泣表示感谢,并说一定要报答恩人。鲁肃安慰他多吃点好带礼物回家,然后目视官署,心中感慨道:『武力并不能拯救汉室,攻心术才是关键』『秦麟啊,你怎么会有如此深远的见识』
物理学中的光学能改变世界么?现在还不知。但是,襄樊战场已被这光学手段完全改变。此刻,郑荡和他的部队正在经历绝望艰难且无望的战争。
事实上,徐晃为这一战做了精心准备,他最后一个领受任务却成了最后一个行动。他研究如何对付偏厢车阵与连弩的方法。为此,他还制造了简单的偏厢模型以验证弱点,即其地形限制问题:当处在狭窄地势如山谷口时,效果最显着。